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要不要截個胡 (第2/2頁)
新安小胖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原本資產1億米元的被收購公司,即使發展犀利,未來賺了9億米元,填補了之前商譽資產造成的窟窿,可是對於巨頭的股東來說,才剛收回成本而已,得利只有被收購公司的投資者。
所以,劉焱通常不太喜歡那種併購方式。
不過,哥倫比亞這樣的公司,如果溢價出售的話,還是值得出手的。
因為,哥倫比亞這樣的公司,即使要溢價也不會很離譜。
與此同時,對於有心利用好萊塢的品牌影響力,來把家族的娛樂產業擴張到全世界的文娛巨頭來說,收購哥倫比亞影業,即使是溢價,未來也是可以透過協同利益獲利的。
S尼後來雖然做了不少愚蠢的投資,但是在娛樂行業,S尼的投資卻罕有失手。
音樂、電影、遊戲、動漫這些娛樂板塊,後來重構了S尼。
原先,S尼是一家硬體公司,後來硬體部分的資產被不斷甩賣,剩下的核心資產,就逐漸變成了娛樂行業。
由此可見,文化娛樂產業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不僅僅不會衰敗,而且還是大有前途的。
尤其是,未來文化產業的佈局裡面,影視公司不會單純的做影視,音樂公司也不會單純的做音樂,出版公司不會單純做出版,遊戲公司也不能單純的做遊戲。
如果專精於一個領域去做,在未來的文化產業領域是很難獲得成功的。
那些超級巨頭,比如dSN、華納、鵝廠、S尼等大公司,基本上都是打通了全產業鏈進行經營,影視、音樂、遊戲、出版等等無所不包,各大領域的Ip互相轉化,這樣才會具備更強大的Ip競爭力。
歷史上,S尼選擇併購哥倫比亞,也是費盡心思,透過大量的調查和分析研究,經過了盡心的選擇才確定的。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是米國主要電影公司中唯一對片庫中2700部片子都擁有版權的。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成立於1924年,是由來自紐約東區的科恩兄弟創立的,最初,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是透過製作西部片和戲劇片,在行業裡混的風生水起的,即便是在米國大蕭條時期都保持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