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瑑四人。然而這四位宰相,在對待黃巢的態度上,分歧相當嚴重。
鄭畋主撫,盧攜主剿。王鐸雖也是主戰派,並已於前一年兼任荊南節度使及諸道行營兵馬都統,負責長江中游防禦,但盧攜與他有矛盾,力主以高駢取而代之。豆盧瑑在後來則主張避讓,是附合田令孜西逃蜀中的大臣之一。鄭、盧二人曾發生過激烈的爭執,時間是在乾符六年(公元779年)五月黃巢佔據安南都護府後。
鄭畋對僖宗說:&ldo;巢賊之亂,本因歲飢。而國家久不用兵,士皆忘戰。所在節將,又都閉門自守,不能抵禦。&rdo;鄭畋既是大族出身,又進士及第,也是經過磨難才入居高位的。從這句話上可以看出他還不失傳統的理念,尚能夠保持正確分析的能力。他的建議是&ldo;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其輩本因飢年利合,一遇歲豐,自然分崩離析。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rdo;鄭畋真是個明白人。
盧攜不同意。他這時自恃手上有在浙西屢敗黃巢,並成功地將其趕往嶺南的高駢,他當然要立一個奇功。盧攜道:&ldo;高駢將略無雙,淮土兵甲甚銳,&rdo;要知道,吹捧自己提拔的人,也就是在宣揚自己本身。&ldo;蕞爾纖寇,不足為慮。豈可對敵示怯而使四方諸軍解體!&rdo;盧攜話說得如此大,皇上當然聽了舒服。
鄭畋對地方大鎮向不抱幻想,尤其對高駢這個處處考慮自身利益的人很有看法,他當然不能同意盧攜的方針。鄭畋在政事堂宰相會商草擬詔制時,忍不住諷刺盧攜道:&ldo;高千里這個人遷延玩寇,其實無意滅賊。堂老靠他而用兵,吾輩當死無歸宿了!&rdo;高駢字千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