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並不是休沐日,所以大朝會依舊在紫宸殿里正常舉行。而且大朝會剛剛開始,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來給趙桓添堵。
“臣侍御史孫覿拜上:如今金人挾滅遼之勢分兵南下,實難以力抗之。如今金兵已離城下不足百里,臣以為,此時當以議和為上。”
坐在龍椅上的趙桓打量了一眼整個紫宸殿,忽然輕聲笑了一下,直接將目光投向了俊朗豪爽,風度優美的李邦彥。
“李卿以為如何?”
李邦彥有些懵——按照大朝會的禮儀,皇帝在大朝會時是不能開口說話的,就算有什麼想法和意見,也得等到大朝會散去,然後在文德殿裡面單獨詔見大臣面談。
很顯然,當今官家直接打破了這個規矩。
當政期間毫無建樹,只善阿諛順承,諂媚充位,江湖人稱浪子宰相的李邦彥能夠位居少宰(右相),李邦彥又豈是單純的靠臉?人家靠的是察言觀色之能!
但是讓李邦彥頭疼的是,官家的臉上不見半點兒喜怒,聲音之中也無半點兒起伏,似乎在討論的問題僅僅是明天早飯該吃豆腐腦還是豆漿這種小事兒,而不是京城要被金兵包圍這種生死攸關的大事兒。
什麼都看不出來,也什麼都聽不出來,卻又該察什麼言?觀什麼色?
思慮了半晌,又想著官家以往的態度,李邦彥最終還是躬身道:“回官家,金兵挾滅遼之威分兵南下,其勢難當。故,臣以為孫御史之言雖有不當之處,然,為大宋江山萬年計,為天下萬民計,臣以為不若暫且議和,多賜些歲幣與他,日後再做計較也就是了。”
思慮了半晌,又想著官家以往的態度,李邦彥躬身道:“回官家,金兵挾滅遼之威分兵南下,其勢難當。
故,臣以為孫御史之言雖有不當之處,然,為大宋江山萬年計,為天下萬民計,臣以為不若暫且議和,再多賜些歲幣與他,日後再做計較也就是了。”
隨著李邦彥也站出來贊同議和,朝堂上一眾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就炸開了鍋,議和派跟主戰派吵成一團,騎牆派則是袖手旁觀看熱鬧。
簡而言之,就是朝堂上的這些大佬們都覺得金兵勢大,如果能用歲幣就打發了金兵,那最好的選擇還是跟金兵議和,爭吵的重點也只在於什麼時候議,怎麼議。
趙桓的嘴角不自覺抽了抽。
這就是大宋的諸位明公?這就是大宋的好男兒?
趙桓一直覺得上輩子見識過的大明官員就已經很操蛋了,畢竟有有喊著水太涼的,也有當了帶路黨的,更有比死間還要忠心的大清之友。
但是讓趙桓沒有想到的是,大宋的這些諸位明公,比大明的那些操蛋玩意們還要操蛋——
最起碼,大明三百年國祚裡就沒聽說過哪個操蛋玩意兒敢在朝堂上勸說皇帝投降!連敢勸皇帝議和的都沒有!
偏偏大宋的這些操蛋玩意們就敢在朝堂上公然勸說皇帝跑路,遷都,議和,投降。更神奇的是,大宋的皇帝們還真就聽了這些操蛋玩意們的意見,議和投降了?
這些貨是天生缺鈣?還是腦子裡面泡了水?
彼其娘之!
“伏惟官家聖裁!”
然而就在趙桓想著難怪大宋有靖康之恥的時候,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然而實際上卻是在暗示趕緊投降的聲音,終於驚醒了出神的趙桓。
聖裁什麼?聖裁如何投降?還是聖裁該怎麼跪才能舒服一些?還是聖裁一個帝姬作價一千錠金還是五百貫金?
趙桓幾乎都要被這些大臣們給氣笑了。
“依爾等之意,朕便應該早早投降,將這萬里江山拱手奉上,如此,尚可不失昏侯之位。若是死戰到底,只怕兵禍連結之下,百姓難免流離失所,生靈不免塗炭之苦,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