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2/5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祖只要想要都能拿的回來。
所以說,陶謙選擇不動,並不是他老了,而是因為他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然而,有朝一日,陶謙知曉臧霸與曹操的關係,他還能這樣淡定嗎?甚至還還能等到那個時候嗎!
陳宮如是想到,隨之嘴角勾起一抹莫測的笑容。
ps:用手機打字真痛苦,還有以後不想去玩了,真是花錢找罪受!(未完待續。)
第兩百八十七章陽平之戰(8))(二合一)
ps:謝謝書友一掌滅星辰的1100賞!謝謝支援!順便求個訂閱!!
一方動,四方都跟著同時動了起來!只不過這一動,對於曹操而言,好處可是說不清的。
曹操這一動,讓本來戰況相對而言還好的袁紹,頓時落在了下風,情況變得極為的不妙,甚至就連身在幽州的公孫瓚見到這樣的風勢,本來安穩下來的心,也開始變得躁動不安。
他也想要趁這個時候,去狠狠的在袁紹身上刮下一塊肉來,好好的分上一杯羹,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乘火打劫這樣的本領人人都會,而且都會用的極為厲害,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也說不定。
只不過,公孫瓚剛想要這樣做的時候,卻被董昭給阻攔住了,對於董昭,公孫瓚心裡還是願意相信的,但是面對這樣大好的機會,要公孫瓚放棄,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董昭能給他一個說服他的理由!
董昭與公孫瓚的關係,可不是現在的呂布與李儒的關係,前者乃是過來投靠,而後者則是有點依賴的味道。
當然了,前者是董昭投靠公孫瓚,後者則是呂布依賴李儒!
再說了,這天下間的奇能異士能這樣傲嬌的,估計也只有李儒一人!
說偏了。。。。話歸正題。。。
董昭給了公孫瓚一個理由,一個公孫瓚不想去理會,但又得理會的理由!
劉虞劉伯安的態度,主公可曾考慮過?
一句話,讓公孫瓚頓時洩了氣,對於兵發冀州的想法,就這樣不了了之。經過當初陳修的一番提點後,公孫瓚看待事情的眼光,不在單純的只想要靠著武力,征伐遼東郡,他也看出不少的事情來,比如劉虞劉伯安在幽州的影響力早早的超過了自己。
這個外來人,在幽州百姓的心中已經深深的紮根進去,他公孫瓚不能動劉虞劉伯安,一旦動了,就有可能引起反彈,失去了幽州悠悠百姓的心!
同時在那個時候,公孫瓚也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假若自己要打敗袁紹,就必須劉虞的支援,若是自己與劉虞不和,甚至是劉虞與自己作對,後方不穩,就只有敗亡一途,沒有多餘的選擇。
甚至之前那一次,能夠奇襲成功,這其中何嘗沒有劉虞的相助,沒有劉虞的相助,糧草等物質如何能供應的上。
現在公孫瓚與劉虞的關係,就是一個人主內,一個人主外,假若把一個大勢力比喻成一個幫派的話,那麼想要這個幫派和睦快速的向上發展,這內外的主事人就必須要和睦!
其實董昭心裡也清楚,還有一些更重要的理由,這些理由,才是支援著董昭去勸說公孫瓚不要冒然興兵,只不過勸說公孫瓚就不需要這個理由,只需要一個無關緊要,卻能說服公孫瓚的理由即可!
在董昭看來,曹操與袁紹相爭,還不是現在元氣大傷的公孫瓚可以插手的,現在的公孫瓚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攻城掠地的去搶地盤,是要好好的休養生息,把當初損耗的兵力慢慢的補償回來,恢復當初縱橫天下時的兵力,如此一來,才有能力去爭霸天下,與曹操或者是袁紹正面對抗!
當然了,趁此這個機會,恰好可以與劉虞劉伯安搞關係,確保今後發動大規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