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李老三的牛車來了,他們總算鬆了一口氣。
“老三,你來啦!”村長朝李老三揮手,讓他過來。
牛車上拉著一堆大木桶,“九叔公,叫兄弟們幫忙給木桶裡裝上水,開始稱海貨吧,我一車一車拉。”
村長點頭,說:“成!一家一家來吧!”
他轉身對村民吆喝道:“一家一家排隊!老頭子我眼神好著呢,別給我夾帶臭魚爛蝦,聽到沒?”
村民笑著應和,這時候,誰家要是搞事,壞了全村的生意,那不得讓唾沫星子淹死。
海貨多,不能用小秤稱,李家準備了專門的大秤,一麻袋一麻袋的吊著稱重,很快一牛車滿了,李老三就送一批迴去。
最後一車裝完,李老三說:“這些貨夠李記三天賣,三天後,我們再來拉貨。”
李老三將一筐銅板交給村長,留下大頭記賬,拉著貨走了。
牛車走一道,掉了好幾只海貨,鮮活的皮皮蝦很能跳,一個蹦就跳出水桶,掉地上了。
進了後廚,李老三抱怨道:“趕明兒得給水桶做個蓋子,不然海貨老蹦躂出來,我這哪有功夫停車撿。”
李大郎一邊給魚抹調料,一邊說:“這不成,蓋蓋子,一會兒就悶死了,死了,賣誰。”
曹俊興說:“可以用透眼的漁網。”
李老三一擊掌,說:“這主意好,漁網家裡多了去了,下次收貨就能裝上。”
曹俊興又說:“不如做個蓋子,把網釘上去,用的時候一蓋就成,比用網和繩子綁方便。”
李老三誇讚道:“俊興,你很聰明啊。”
李家開張沒幾天,那邊福水村的婦人們這些天也沒閒著,也攢了一千套新款貝殼首飾。
李魚兒抽空回村驗看了一下,“清然姐,這些日子辛苦你了,阿奶很快就能回來幫你了,梅兒姐還要些日子才能回來,曹大哥過幾日就能和大堂哥換班了,到時候你也能歇歇了。”
郭清然放下手裡的活,說:“沒事,這邊沒問題,有我跟趙姨看著呢。”
想到之前壓在手裡的老貨,李魚兒趁李二郎換班的時候,跟他一起去碼頭溜達溜達,看看有沒有商機。
碼頭每天都有一些擺攤的外地商人,李魚兒挑了一家賣雜貨的商人。
“這位攤主,我手裡有些貝殼絹花,不知道您是否感興趣?”李魚兒開門見山道明來意。
那商人想了一下,說:“能先給我看看貨嗎?”
李二郎掀開牛車上的籮筐,裡邊裝著上千朵絹花。
商人拿起一朵仔細檢視,“手藝尚可,用料也不錯,一朵五文出嗎?”
李二郎將蓋子蓋上,“出不了。”
那商人尷尬的笑笑,說:“如今,這種絹花滿鎮子都是,五文錢不低了。”
五文,比鎮上做工用料最差的還低好幾文,李二郎直接說:“既然您沒有合作的打算,那就沒必要談了。”
那商人眼珠子轉了轉,見李二郎駕著牛車走了,一甩袖子,嘀咕道:“看你到時候不求著爺收你的貨。”
李二郎又問了好幾家,給的價格一般無二。
李二郎有些急,“真是不識貨,咱們這可是上好的魚膠和絲綢。”
李魚兒拉住他的袖子,“哥,不必問了,他們估計是串通好的。”
商販聯合起來定價的事,前世也有,比如海鮮市場,商販會聯合起來定價,操縱市場。
誰叫他們沒有出海的門路,商路在別人手裡,自然定價權就在別人手裡。
李二郎氣憤的說:“這些人渣,這是明擺著佔便宜。”
“商人重利,無可厚非,不行咱們派人去外地走一趟。”
要想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