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種地趕海釣魚,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和訣竅,但需要做事的人善於總結經驗和思考。
這世上任何一種技能都是一門學問,比如有經驗的漁民看天就能知道未來的天氣。
東北沿海地區,有一句話叫“雲彩往西走,淹死老母雞。”這是一句觀雲預測天氣的經驗之談,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
雲彩往西,來自東邊海洋的溼氣和冷空氣,經過內陸,寒暖流交匯,形成強對流天氣,會帶來大量降雨。
雖然總結這句話的古人,不知道這個科學道理,但不影響他們據此來預測天氣,規避出海風險。
同樣的,釣魚也是一門學問。
海洋看似沒有邊界,但海洋生物的領地意識很強,哪片海域生活著哪些海洋生物,它們的棲息方式是什麼,都很重要。
比如,大龍躉,也就是斑紋石斑魚,它喜歡棲息在珊瑚區或礁石區,晝伏夜出,喜歡穴居,成魚一般不成群。
那麼想要釣龍躉,就要根據它的棲息習性來,在礁石區夜釣就是最佳的捕獲方式。
龍躉喜歡穴居,且不成群,白天撒網能捕到的機率就很小。
因此,像鬧鬧他們這樣隨便釣魚的方式,很難準確的捕獲到想要的魚。
李魚兒看著二蛋垂頭喪氣的將一條尖頭魚扔回海里,說:“你們夜釣過嗎?”
“夜釣?是晚上釣魚嗎?”二蛋驚訝的問,“晚上釣魚不是很危險?”
李魚兒問:“有什麼危險?”
彪子說:“看不清東西,很容易掉水裡,晚上海邊還可能有野物。”
李魚兒說:“這個不成問題吧,如果熟悉潮汐,又在水裡的礁石上夜釣,應該沒問題。”
鬧鬧想了想說:“東邊就有一處距離岸邊很近的礁石區,漲潮了也不會淹沒,很大,很寬敞,而且和陸地不相連,咱們傍晚的時候坐著小劃登上礁石,天黑了,海邊有野物也不可能游到礁石上,等天亮了,咱們就回去。”
彪子不解的問:“白天不夠咱們釣的嗎?為啥要晚上釣魚?”
二蛋這一次非常認同彪子的想法,點頭說:“就是啊,晚上在家睡覺不香嗎?”
李魚兒笑著說:“可是龍躉就喜歡晝伏夜出啊。”
“你怎麼知道龍躉喜歡晝伏夜出?”二蛋不信。
“我阿爺阿奶說的,不信咱們夜釣一次不就知道了。”
“那……我去!”鬧鬧第一個贊成,他覺得李魚兒一向很聰明,她出的點子每次都能成功。
見鬧鬧去,二蛋和彪子表示也願意試試。
於是,幾人約定明晚準備夜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