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是意淫文學還是*文學(我記憶可能有誤)。金庸的小說就是意淫文學或偉哥文學,出書娶老婆,倒是比做夢娶老婆更爽,還有稿費。
金庸雖然是個殖民地的產兒,他和大陸卻有不可斷絕的關聯,起因當然是他從小受的傳統教育。他對傳統雖然知其無用,但也很難拋舍。他一早一晚的作品《射鵰英雄傳》和《鹿鼎記》都表現出他是無法斷絕這種影響的,跑了一圈野馬最後還是“迴歸”了。但傳統在他的認識裡卻有了天淵之別。《射》的英雄是郭靖,是傳統的岳飛一樣的人物,為眾多金迷所歌頌,這些Fans自作多情地認為金也是位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麼。其實金庸自己根本不認可!他親口說郭是他的理想,但在生活中沒有,黃蓉那樣的女俠也不可能出現。郭靖這個偶像只是他根據中國的傳統理念(多半是《說岳全傳》、《楊家將》之類,加上他不得不背的《四書五經》)創造的,他自己都不信,韋小寶才是中國常見的人物。金真正的英雄是韋小寶,如假包換的流氓,光棍一條,以其毫無廉恥的風格縱橫天下,富貴壽考、美人犬馬無一不備,這才是金庸的理想。也是香港的寫照!就聲色犬馬的興盛以及對此等現象的熱愛,世界上還有超過香港的麼?香港的電視劇總是描寫主人公被害復仇,日後有了錢就可以實現一切夢想。有人問香港人:你們怎麼總是描寫金錢萬能?香港人很奇怪地回答:難道金錢不是萬能的嗎?置換到金庸小說中就是:難道武功不是萬能的嗎?中國流氓的傳統追求有二:一是權力(尤其是稱帝),二是女色。韋小寶可以說是二者得兼,比皇帝還愜意。怪不得金庸封筆,因為韋小寶已經達到了中國男性的理想顛峰,再寫怎麼都不可能超過了。 我一直覺得金庸有強烈的帝王意識。因為他的主人公開始總是激烈地挑戰所有的規矩、門派,特立獨行,有意無意地踐踏他人的尊嚴,甚至是破壞和尚們關起門唸經的自由,只因為少林是武林泰斗,就有了原罪,應該*。而他自己的尊嚴卻不容任何人冒犯,一大堆臭規矩。破壞了他人的尊嚴,並以武功揚名立萬之後,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無人爭鋒。象蕭峰、楊過都是這樣的理想化身。大家談起他們來的五體投地,比對星宿海老怪言不由衷的奉承還有過之,整個地從精神上當了奴才。換言之,金庸並不崇尚民豬,只是不願意別人當皇帝罷了!我對別人說這個,他們一般都不信,直到1997年(也許有誤差),我從《南方週末》上看到了香港林燕妮女士的隨筆,寫香港的名人(包括金庸、周潤發、林青霞、何鴻焱諸人),寫金庸管理《明報》的手段,直贊他是帝王一般的人,手段高壓,無可商量,我手段高壓,無可商量,我才算找了個旁證。
香港是世界上經濟制度最先進最寬鬆的地方,精神文化卻有一部分出奇的滯後,也是少有地保留舊中國的渣滓的地方。香港人對金錢、權力、女色的態度停留在中世紀,在精神上保有辮子、小腳、太監……的全部標本。金庸把這些標本變活了,改頭換面地以武俠小說的方式行銷全世界,其後果恐怕是他最初沒有想到的。大家天真地把郭靖當作他的理想,把他的小說當作學習中國傳統的範本,並熱切地請他發表看法。我想金庸開始一定很惶恐,後來也就泰然自若了。他到處遊歷,發表講話,給他的人物打補丁。其實補丁豈是打得來的?金庸的理想就是個傳統的中國流氓的理想,一切神聖崇高都是笑話,要揭開它的畫皮。大刀權威,自己取而代之,“大丈夫當如此也”(流氓皇帝劉邦語)。人生於世不過酒色財氣,多撈多得,盡情消費罷了。要是被條條框框束縛手腳,那純粹是個傻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有了錢(武功),就可以得到一切。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啊,這就是香港。
金庸大俠,香港基圍蝦罷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