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專輯風格,選歌 (第2/3頁)
如木如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歌手製作歌曲的時候需要根據風格、主題來進行創作。
楊旭東有所不同,他是先給自己找了一首適合自己,且比較經典的歌曲後,才開始圍繞著這首歌進行主題以及風格確認。
經過一番演唱、實驗以後,楊旭東給自己選了一首很經典的歌曲作為唱片主打。
這首歌就是1989年陳慧嫻演唱的《千千闕歌》。
《千千闕歌》這首歌是改編自小RB歌手近藤真彥於1988年十一月發行的《夕焼けの歌(夕陽之歌)》。
八九年,陳慧嫻與梅豔芳一起改編了這首《夕焼けの歌(夕陽之歌)》,倆人先後在香江發行了這首歌。
最終的結果嘛,因為這首歌,兩位八十年代最灼手可熱的天后在1990年1月舉辦十大金曲頒獎典禮上爆發了後世都聞名的千夕之爭。
這首歌的經典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在千夕之爭中,陳慧嫻最終敗北梅豔芳,讓《夕陽之歌》獲得了最受歡迎女歌手以及金曲金獎,但在銷量上,《千千闕歌》所在的專輯卻是以三十多萬張的銷量擊敗了《夕陽之歌》專輯的二十多萬張。
除了銷量,在傳唱度上,很明顯,《千千闕歌》也略高《夕陽之歌》一籌。
當然,《千千闕歌》與《夕陽之歌》誰勝誰負,這並不關楊旭東的事。
他之所以選擇這首歌,有幾個原因。
一,這首歌足夠經典,傳唱度高,很適合用來打響名氣。
二,這首歌的意境感情雖然深,但楊旭東能夠駕馭住它。
三,則是他喜歡這首歌,想搶在小RB近藤前面將它發行出來。
有了《千千闕歌》作為點主題的主打歌,圍繞它的其他歌曲就簡單了很多。
《千千闕歌》這首歌的意思是一首離別歌曲,當時填詞這首歌的時候,陳慧嫻已經確認了要離開樂壇去讀書。
所以他讓填詞的林振強將那種離別之意寫在了其中。
楊旭東當然不可能按照這種離別樂壇的意境主題來打造唱片。
不過也幸好這首歌的那種離別意境不僅僅可以用於離別歌壇,也可以用來代意分手離別。
所以,在選擇其他歌曲的時候,楊旭東便圍繞著分手離別的主題開始了選歌。
因為不想太鋪張浪費,所以在接下來的選歌中,楊旭東並沒有從腦海中選太多金曲來加入專輯中。
他只選擇了兩首應該算得上金曲的歌曲來與《千千闕歌》進行呼應,其他歌曲則是大部分都是一些普通的歌曲。
一張專輯,主題既要鮮明,歌曲的順序以及首尾也要有所呼應。
並不是你定了一個分手離別的主題,就代表一張專輯都需要全是分別歌曲。
專輯就像是在講故事,所有歌曲之間的順序緩緩道來,將你要表達的東西經過一首首歌曲表達而出。
《千千闕歌》,它毫無疑問會是這張專輯的主題點名之作,同時,整張專輯的後續也將由它來開啟。
《千千闕歌》在整張專輯中,它會被放在專輯的第一個排序,代表這是一個關於分別的故事。
而分手後呢?
分手後,自然會經歷種種痛苦,會嘗試新的感情。
中間的幾首歌,楊旭東都是以此進行選擇,包括剩下兩首中的一首還算金曲的歌曲。
《相思風雨中》,這就是楊旭東選在專輯中作為過渡的金曲。
這首歌是一首經典的粵語男女合唱歌曲,這首歌由簡寧作詞,徐日勤作曲並編曲,收錄在張學友1992年5月13日由環球唱片發行的粵語專輯《真情流露》中,後收錄在湯寶如同年11月由環球唱片發行的粵語專輯《First Lov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