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我拿到約旦簽證的時候,已是5月中旬了。此時恰逢&ldo;非典&rdo;肆虐,我呆在家裡,做著最後的準備。就在這個時候,外電記者開始報導說:由約旦進入伊拉克的邊境被美軍關閉‐‐因為戰爭未結束,記者被滯留。
這對於即將踏上征途的我來說,顯然不是個好訊息。未思成先思敗‐‐不然,等我抱著僥倖心理到了約旦,卻被滯留在那裡可不是什麼意外的驚喜。於是,我給自己制定了第二條路線‐‐敘利亞簽證,這樣的話,雙保險中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能保證我還能順利進入伊拉克。
5月底,我採取同樣的方法,聯絡了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可惜同樣的方法未能再次奏效。無奈之中,只有給敘利亞駐北京大使館電話申請。那次通話中,我冒充一個民間媒體的記者的身份,說希望去伊拉克採訪,報導戰事,途經敘利亞,渴望能被給予照顧。
敘利亞大使館回覆說:大使館沒有資格批簽證,需要內政部審批,但是大使館可以代為轉交申請材料。不過時間週期可能會很長,也許一個月,或者乾脆就不批。
再渺茫的希望也比沒有希望強,我決定把這齣戲一直演下去,直到演出有結果為止。於是我杜撰了一套完整的採訪資料,傳真了過去。20天後,敘利亞駐華大使館打來電話通知我,敘利亞內政部已經批了我的申請。我高興之餘,打了個電話請北京的朋友幫我代辦。沒兩天,敘利亞的簽證也寄到我手裡了。
2003年6月中旬,兩個充滿了謊言和藉口的簽證,僅僅用了300元的簽證費就擺在了我的面前。即將踏上征程的我,想起這兩個簽證若是經代辦倒手的話,一定是喊出上萬元的天價,一時間,心中充滿了得意。
整裝待發 2前 瞻
簽證到手後,本來預計在6月中旬即可成行。不過人算不如天算,&ldo;非典&rdo;打亂了我預期的安排。在那一時期的許多國家都限定不準中國(來自&ldo;非典&rdo;爆發區)公民入境,如果我當時貿然坐飛機前往,必定給堵在約旦的機場裡不讓出去,然後再灰溜溜地被趕回來。
幸好我和中國駐約旦大使館取得了聯絡,得到了&ldo;暫時不要出來&rdo;的勸告。在焦急的等待中,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籌備工作也漸近尾聲。成天泡在網上,漸漸對海外華人在中東和波斯灣的創業情況有了個大致的掌握。
歷經多年的發展,杜拜已經成為華人在中東和波斯灣淘金的一個重要陣地。早在上世紀90年代,杜拜已經以繁華被稱為&ldo;中東的香港&rdo;,成為中東、北非的商業中心。自1996年開始,淘金的華人更是大量湧入。到2001年之前,杜拜的生意都非常好做,外貿利潤空間大得驚人。這樣豐厚的利潤,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蜂擁而至。這下人數上去了,場面也開始混亂起來‐‐眾華商全盤繼承了國內價格大戰造福消費者的優良傳統,很多中國商戶賠得自己沒褲子穿,也要以低於成本價甩賣商品,造福阿拉伯兄弟。當時在杜拜做外貿的華人,多數都在賠錢,貨物在杜拜的售價比在國內的批發價還要便宜;我賠你也要賠,我死也要找墊背的。又一個海外黃金市場毀在某些不道德的中國商人手裡……還有一個訊息大大不利於培養民族自豪感:在杜拜,有近千名來自中國的女同胞走投無路操起了人類最古老的皮肉生意。
這些悲慘的案例刺激了我去伊拉克的決心‐‐宜早不宜遲,在市場還沒有被同胞做到砸鍋賣鐵的地步之前挖到第一桶金,使自己迅速壯大。國內的兄弟自己打價格戰,勇猛無比,但要深入敵後,有勇氣的人還不多。由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