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脅,也沒有大的幫助,所以不要與他們來往,特別是民間私人是絕對不讓做海上生意的。
即便是有貿易,也只是朝貢貿易,就算是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也不是為了自由通商。
然而,大勢所趨不是一個人阻擋了的,特別當那些也是利益所趨的時候。16世紀日本發現了銀礦,大明的流通貨幣正是白銀,於是商人想把它運進來,但是海禁的這道坎攔住了他們,於是他們只能開始非法走私。
朝廷當然要管制,在這樣的爭鬥中,沿海的氏族開始想辦法武裝起來,又正好恰逢日本的割據將軍們都想要擴充人手,於是大明沿海的氏族發展成了海盜,順理成章地與日本聯手了,也就有了倭寇侵邊。
這是一個惡性迴圈,直到1567年,隆慶皇帝登基後才開放了海禁,雖然只是一個小港口,但是隆慶開關打破了民間不能私人海上貿易的藩籬,事實也證明了這樣一道小口子,卻收穫了許多的真金白銀。
可以說直到1630年,朱由檢對著這群不知海事的考生時,在沒有商稅的明朝,就靠著那些田賦入國庫,還要養著宗室又是接連的打仗,如果沒有這一百年來海上利潤給明朝的財政幫了一個大忙,要不早就入不敷出了。
可惜好景不長,就算有了一道小口子被開啟了,朝廷在海上的力量越來越弱,並且當年的開放政策中嚴格禁止了與日本通商,理由自然是因為那裡是海盜與倭寇的大本營,怎麼可以與那裡做生意。於是就要在大明之外的地方找一箇中轉地,自然就是臺灣。
同時這個時候,歐洲人來到了大明的沿海,於是在走私與中轉地之後,他們有了第三個選擇,就是讓歐洲人做中轉點,來到這裡的葡萄牙人也很快找到了立足的方式。這樣就可以看出來在臺灣一帶的海盜,與歐洲來的葡萄人、荷蘭人之間,不是合作伙伴而更多是競爭的關係。
然而就算民間鬥成了一鍋粥,朝廷自己在海上的力量卻每況愈下,同時他們的眼中始終沒有糾正那個理念,海上貿易或者是商貿都似乎是歪門邪道,不值得用心對待。對於這樣的現狀,朱由檢不去多想背後究竟是朝臣眼光所限,還是幾任的君王無道,或者還有那藏在深處聰明人之間的心照不宣。因為這個東西賺錢,所以不讓皇上接觸到,反而要悶聲不肯的大發財。這些都不重要,不管是處於什麼樣的理由,現實是朝廷可戰的海軍幾乎是零。
就在一個月前,荷蘭人趁著大明沿海的海盜內訌突襲了廈門,可是更加搞笑的是就在幾天前朱由檢接到了要封賞荷蘭人的奏章,理由是荷蘭人幫忙平息了李魁奇這位海盜的勢力。
對於現在廈門與臺灣一帶的幾支海盜勢力,你說他們是土匪也不盡然,但是你說他們與朝廷是一條心的,那也不可能。勢力最大的鄭芝龍在朱由檢登基的第二年就歸順了朝廷,但是那種歸順只是名義上的。
說起這些海盜的事情簡直是一團亂麻,從裡面勉強理出一個頭緒來,只能歸結成為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奔向利益的人。鄭芝龍許是懷揣過劫富濟貧的理念,從幾艘破船走到一個橫行臺灣海峽的海盜頭子,他下令不許傷害百姓,更是嚴格規範了自己的手下,福建一帶就有上萬因為饑荒的百姓投奔於他。
而當荷蘭來到大明沿海,希望可以從中獲利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後,與鄭芝龍當然也對上過。朝廷也拉攏荷蘭,企圖對抗鄭芝龍,不過明顯鄭芝龍更技高一籌突襲了廈門。三年前朱由檢根本騰不出手來對付鄭芝龍,朝廷也是採取了招安的方法,這之後鄭芝龍就是朝廷的官員,可以招兵買馬,授權他平定臺灣海峽之事。
海峽上當然不只他一個海盜,鄭芝龍歸順了朝廷,他手下曾經的指揮官李魁奇又被一群海盜推選為新的掌舵人,也是這次朝廷又聯合了荷蘭人擊潰的人。可是李魁奇之所以會這麼快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