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黑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臣的猜測很快成為事實。

大勃律軍團擺好陣形之後,先是涉水過了淺淺的堆龍曲河,繼而沿著邏些河北岸向東推進。

在向東推進大約三里之後,與吐蕃軍相距已經不足一千步。

進入千步之後,吐蕃軍率先停下來,炮隊開始做射擊準備。

從吐蕃奴從笨拙的往地上釘入木樁以固定牛車的情形判斷,這支炮隊顯然也在長時間的訓練之中總結出了一點東西。

至少懂得固定炮車來提高發炮效率。

但是從他們往炮膛裝填散裝火藥看,又處於很原始的階段。

這還只是首發,對於早期火炮而言,首發其實是最輕鬆的,之後的二發、三發在裝填火藥前還要先熄滅炮膛的餘燼,再然後擦拭乾淨殘渣,再裝填火藥,那工作量翻倍都不止。

王臣不相信這樣一支原始炮兵能對安西軍構成實質的威脅。

於是當陣列前的李願回頭看過來時,王臣毫不猶豫的搖頭。

李願便立刻轉身回頭,高舉著橫刀繼續仰天長嗥:“前進,繼續前進……”

伴隨著李願的長嗥聲,第一營的鼓手持續的敲擊鼙鼓,鼓聲不絕於耳,全營除了斥候旅全都踩著鼓點,踏步往前走。

斥候旅的一百斥候卻已經放棄佇列,拉開了稀疏的散兵線。

在冷兵器時代,散兵的作用是攪亂敵方步兵大陣,又或者阻止敵方散兵騷擾攪亂己方步兵大陣,進入火器時代後,散兵作用依舊。

只不過一千步還是遠,所以散兵並沒有急著開火。

……

安西軍的散兵沒有急,吐蕃軍的炮兵卻已經急了。

進入到大約八百步後,動作較快的吐蕃奴從已經裝填好火藥以及炮彈,督戰的桂勇既不講究什麼齊射,也不考慮精度射程的問題,直接命令奴從開炮,奴從便紛紛點燃了火炮的引線。

安西軍的炮兵現在用點火棒點火。

但是吐蕃炮兵用的浸過硝的引線。

大約有二十門大炮的引線被點燃,噗噗燃燒起來。

透過長筒望遠鏡視野,王臣可以清楚的看見引線上冒出的火星及白煙。

只片刻,引線就燒進了炮膛之內,緊接著二十門吐蕃大炮的炮口便相繼噴射出一團紅光,因為距離遠,聲音傳過來還需要點時間。

但是王臣已經忍不住笑出豬叫聲,因為他看見有一顆炮彈在出膛之後,居然直接就掉在了炮車的前面,還砸到了一個奴從的腳背。

那個吐蕃奴從被立刻抱著自己的腳嗷嗷叫喚起來。

其他十幾炮的情形也沒好到哪去,射出的炮彈大多落在十幾步幾十步,最遠的一顆炮彈也就一百多步。

過了三秒多鍾,炮聲終於傳過來,動靜倒是挺大。

但是實戰效果等於零,也就是說,只是聽了個響!

“怎麼會這樣?”營田度支使馮河清放下望遠鏡,一臉錯愕。

隨行的姚汝能、裴典、狄遇仙等文職官員也都配備瞭望遠鏡,看清楚這一幕之後也是一臉不解,就射了這麼一點?

“原因很簡單,火藥放置太久了。”王臣哂然道,“火藥成分的比重是不一樣的,放置時間長了後就會出現分層,一旦出現分層,就會出現這種情形,也就是一顆劣質的煙花,呵呵。”

王臣說話之間,其餘百多門吐蕃大炮也相繼開炮。

但是結果卻都差不多,要麼啞火,就算勉強將炮彈打出去了,也只有不到一百步,絕大部分就十幾步,就辣眼睛。

王臣和一眾文職已經笑出了眼淚。

……

紅山宮上的吐蕃君臣卻都傻了眼。

那囊太后更是鼻子都氣歪,臉色鐵青的盯著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