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相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濟發展的根本需要。被中國人稱為兩大母親河的河流因其水的流量,氣候和地理位置不同使兩河流域發生了根本的差異,地下河的長江水流量大,流經地域氣候溫暖,除了植被繁茂,更重要的是為運輸的便捷提供了絕佳的條件,成為經濟發展的黃金水道。跟長江比起來中國的第二條大河,黃河,明顯地失去了優勢,河水流量相對較小,經過黃土高原裹挾著大量泥沙使河床變高,流經地域冬季是多寒地帶,地理位置和氣候跟流經地域一樣有著極大落差,形成的壺口瀑布除了給人們帶來一飽眼福震撼的景觀,沒有實質性的經濟利用價值。冬季在流經的下游地帶由於寒冷幾乎凝聚成了一條綿延幾千裡的巨大冰川,徹底失去了奔騰磅礴的氣勢,就連頑童與老農也敢大著膽子毫無顧忌的觸碰這條處於冬眠期的巨蟒,在寬坦的冰面上滑跑競逐,趕著牛車卷著旱菸悠閒地在冰川上來往穿行,夏季因河水阻攔繞道過橋的汽車差不多在半年的枯水期和冰凍期從河床上直接穿過。
同樣在關外,也有人叫口裡,有一條綿延上千公里的遼河,流域面積裡有一條被稱之為西遼河的支流,很多的人把這裡統稱為關外的某地或者口外的某地,那也只能是沒有到過關外和口外的人一種偏見的叫法,當他們真正以一個地理考察員的身份過了山海關或者張家口才知道關外和口外幅員之遼闊,物豐之富足。如果沒有這等地理優勢的存在,沒有豐富的水草又哪裡會養育出殺伐勇猛彪悍,出沒神速的蒙、滿馬隊騎兵。又哪裡會有在中國歷史上被蒙、滿兩個少數民族先後統治近五百年之久的元、清兩代封建王朝。
西遼河的支流流域除了連延的山峰,幾乎都是厚厚的黑土地,時而也會出現一片片的黃土原野,也許受到黑土地的滋養,黃土的原野也一樣的肥壯,據說在元、清時代這裡都是八旗兵養馬的牧場。因為這裡終究沒有留下一點歷史可以考證的文物來證實這一說法,因此也只能算作是一種傳說。跟傳說不同的真實版本這裡曾經密密麻麻長滿了楊樹,因此人們叫它楊林。自從有了第一戶人家的炊煙在這裡升起,接著就是第二戶,第三戶,來這裡落戶的人越來越多,自從有人在這裡落戶楊林的繁殖速度與人口的數量出現了明顯的逆差,來這裡居住的人越多,楊林面積減少的數量就越大。當這裡的人口達到了三四百戶七八百人口的時候,這裡的楊林變成了楊林鎮,不過幾乎再也看不到大面積的楊林了。最先在這裡居住的那一代人他們的口袋裡裝滿了選擇在這裡落戶各種的理由。正因為這裡的土壤肥壯地勢偏高,又加上到處佈滿的楊林,像慈愛的老媽媽守護著自己的兒女一樣牢牢地把持著水土,即使西遼河再怎麼狂野肆虐也奈何不了人們生活的安寧。隨著人們在這裡居住的年月越久,這樣的說法也就越來越像一個傳說,就像說這裡曾是元、清八旗兵的養馬場的傳說一樣。不要說是西遼河的狂野和肆虐,人們是多麼的希望有一條四季不停的水流在自己的居住地流過,也算是給自己的童年對家鄉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相反乾枯的河道佈滿了大大小小形狀不一顏色不同堅硬的石頭,儘管對這些石頭的來歷那些曾為楊林鎮留下傳說的老人也給過明確的說法,都是以往的河水從別的地方衝擊下來的,到底有多大的水流能衝擊出這麼多的石塊。傳說固然是傳說。楊林鎮的人剛好藉著這些石塊砌地基蓋房子。甚至有的人乾脆把房子蓋到了河道上。儘管政府一再的出面干涉人們的私搭亂建,人們也總是想盡一切的措施來對付政府的干涉。最主要的是人們再也不相信西遼河河水肆虐的傳說。連年不斷的乾旱幾乎讓楊林鎮的地下水都越來越少了。人們隨意地把垃圾胡亂地堆放在河道上,那些不明原因死掉的家禽,家畜也都扔在了這裡。總是有一股臭氣熏天的氣味從這裡散發出來,又飄散出去。人們開始把這裡視為不祥之地,只要沒有發生太大的災難,人們是不會把到處亂建,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