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夕吃餃子是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元運)之意,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是一年交好運。 初一早上,韻清蒸了一大鍋餃子,都沒夠吃,又熱上了粘豆包,饅頭…… 吃過早飯,小夢妍穿上自己的新花棉襖,子豐,子強穿上自己的“綠軍裝”神氣得不得了,子桉,子勳穿上自己的學生裝也帥氣得不行,只有迎迎穿的是韻清媽媽舊衣改裝縫製的,雖然沒哥哥們,妹妹的衣服新,心裡有點小失落,但還是很喜歡韻清媽媽給做改制的衣服,因為衣服有媽媽的愛,有媽媽的溫度…… 孩子們穿上新衣時,發現每人衣兜裡都有個個小紅紙包,開啟一看驚喜的發現是一角的“壓歲錢”。夢妍高興的說:“哇,這下我能買四支鉛筆了!” 展羽家的孩子們各個的穿戴整齊後,先去張大娘家拜年。 拜年時,男人或男孩子給長輩拜年要磕頭,女人或女孩子給長輩拜年要行點頭禮。 “張大娘,過年好!祝張大娘,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小夢妍在哥哥們行磕頭禮,姐姐行點頭禮後,也走上前給張大娘一邊行點頭禮一邊說拜年的話。 “小夢妍今天穿得好漂亮啊!來,大娘給糖吃。”張大娘邊把糖塊放到小夢妍的手裡邊說。小夢妍上前接過糖說:“謝謝大娘!” 張大娘給每個拜年的孩子一人一把糖塊,一人給個裝著“壓歲錢”的紅紙包,孩子們接過紅包和糖道了謝後,把糖塊揣到衣兜裡。走到無人處偷偷數自己得到了幾塊糖和紅包裡的幾分錢。接著又興高采烈的去下一家去拜年了。 孩子們如此,樂此不疲的一家挨一家拜年。 回到家時,一個個的小衣兜都揣得鼓鼓的,每人分別把自己在給各家長輩拜年時得到的糖塊,花生,柿子……和紅包裡的“壓歲錢”,都拿出來一堆堆的,每人認真數著自己的拜年成果,看誰的拜年收穫最多,比完後,都捨不得吃,找塊紅紙或手絹包好放起來,等到那天特別感覺饞了的時候,再拿吧出來,吃一塊……紅包裡的“壓歲錢”大多是幾分錢,只有宋二姑給的紅包是一角錢。 拜年的習俗在我國流傳已久。相傳在遠古時候,有個叫“年”的怪物,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出來,挨家挨戶殘食人類,人們只得把肉食放在門口,然後關上大門,躲在家裡不敢出門,直到初一早上,人們開門見了面,作揖道喜,相互祝賀未被年獸吃掉。秦漢以後,拜年的習俗開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到宋代,拜年不僅是民間普通百姓祝賀新年、交流思想,增強家族團結的一種形式,也是上層社會聯絡感情,擴大人際關係的一種手段。 陸容(明朝)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正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拜年一詞由此得來。而拜年習俗也是從明朝京都開始流行的,然後延續至今。 宋代文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曾寫過北宋汴京人過年時的情景:“正月初一年節,開封府放關捕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南宋文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士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據宋代文人周輝的《清波雜誌》記載,當時計程車大夫為了拜年時節省時間,那些關係不太密切的朋友就不用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給對方送去一份“拜年貼”,這跟現在的“賀年片”有些相似。當時的“拜年帖”,多是用梅花箋紙,裁成二寸寬、三寸長的紙片,寫上自己的姓名及地址和一些恭賀新年的話,在正月初一這天送達。受賀者同樣回贈“拜年帖”,就算拜年了。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不再是單人之間的禮節拜訪形式,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代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拜年應知告知主家,約定好拜年的時間,晚輩向長輩拜年一般選擇上午,但也不要太早,最好是趕在午飯前。 拜年期間走訪親戚,衣著應保持得體,能穿新衣最好是穿新衣,在長輩最好要穿得過於張揚個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