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草莓的小橙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志,你小小年紀就對機床有如此深刻的研究,真是了不起。”
謝燊連連擺手,“沒有沒有,我只是從頭到尾參與了研究,所以知道的比較多一點。”
潘長青在旁邊說:“太謙虛了啊小謝同志,你得向大榭同志學習。”
謝贇抽了抽嘴角,“您別給我亂起外號!”
潘長青哈哈大笑,“這不是為了把你們倆區分開嗎?”
嚴清泉和孫明正幾人也跟著誇獎謝燊,在知道他只有16歲以後,誇得更是厲害,把謝燊臉都誇紅了。
他覺得自己才剛剛邁入研究門檻,和姐姐以及各位專家之間還存在十分巨大的差距,哪裡當得起這樣的誇獎。別說專家們了,就是眼前這兩位工程師,實踐經驗也比他豐富的多!
不過,聽到大家誇獎,他還是很高興的,內心竊喜。母親和姐姐一直對他寄予厚望,一直在努力培養他,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讓母親和姐姐失望。
聽到別人誇他,謝燊下意識地就看向謝贇,看到姐姐笑意盈盈地看著他,又高興又欣慰的樣子,他的竊喜和忐忑統統變成了一股暖流,緩緩流過心間,滋養著他的身心,讓他感到十分的安然和舒適,也讓他不自覺的就往謝贇身邊湊了湊。
潘長青說:“小謝又謙虛又自信又努力,關鍵是年輕,前途不可限量。”
謝贇輕輕拍了拍靠過來的謝燊的肩膀,跟著附和了一句:“您說的對,確實如此。”
謝燊立刻就笑開了。
別人誇他可能有客套成份,他姐誇他一定是真話。
隔了一天,一機部的專家到來,對新機床進行各項測試,兩天後,這臺新的高精度數控機床正式透過了驗收。
整個研究院歡聲一片!
可能是形勢確實在好轉,也可能是專家們在來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對於在桃園公社見到一些熟人,他們充分展現出來超高的心理素質,就跟不認識一樣,把他們統統當成是桃園公社的貧下中農代表。
看到大家精神這麼飽滿,幹勁這麼高漲,他們也十分高興。
嚴清泉他們走的時候,把研究資料都帶走了,順便把謝燊也帶走了,要實現從技術到產品的轉化,他們需要指導。
:()回到六零年代,踹開劇情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