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7 (第1/2頁)
鴉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反正都是死,他選擇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秦始皇:你如何自證是後世來客?
周邈:e……那我給始皇陛下背個《過秦論》?
聽完背誦的始皇陛下心態炸了!
秦始皇:你為何暴露穿越者身份?
周邈:因為我需要陛下幫助。
發現系統機遇的始皇陛下,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
番外一
◎民和帝的文治武功◎
“太祖皇帝稱帝時, 建元民盛,太子西門辰繼位之後,又改元民和。
都以‘民’命年號, 足可彰顯子承父志,父子二帝皆以民為本的志向, 以及施政綱略。”
歷史科普類綜藝——《歷史大講壇》, 本期開講的主人公是魯太宗(後世現代多稱其為民和帝), 講他的文治武功。
“太祖皇帝雖為帝在位僅一年有餘, 但其稱帝之前的言行,也都無不在踐行仁愛百姓的以民為本原則。
民和帝西門辰繼位後,也一直如此。”
“先踐行其父遺志,休養生息三年, 減免賦稅三年——疊加太祖皇帝時減免賦稅三年剩餘的兩年, 便是五年免除賦稅。
在此三年期間, 民和帝在高產玉米和小麥之外, 又推廣了高產紅薯——畝產高達驚人的八千斤!
高產土豆——畝產亦有五千斤!
在紅薯和土豆得到廣泛推廣之後, 第三年,又在成都府推廣了種性穩定的、一年兩熟的高產雜交水稻!”
講壇教授詭異地頓了頓,補充一句題外話:“關於父子二帝時期, 井噴湧現、在此之前毫無跡象的……神奇事物, 關於其來歷,眾說紛紜, 我們今天不作擴充套件深講。”
“言歸正傳, 除成都府之外,水熱條件也不錯的東南兩浙地區——魯朝後來改名浙東省和浙西省, 以及荊湖北路——改名荊北省, 以及長江兩岸平原, 這些暫時不曾納入魯國版圖,也不受南宋朝廷管轄的地域
也都悄無聲息地種上了魯國成都府才有的高產水稻。
——由此可見,雖魯國還未發動南伐戰爭,但長江兩岸一帶,已經在魯國實際控制之下了。”
“太祖時推廣的高產玉米、高產小麥,以及棉花,再加上民和帝繼位後開始推廣的高產紅薯、高產土豆和高產水稻,百姓五年間不需繳納賦稅,如此魯國百姓再無餓死之人!
明明開國才年,魯國新生兒便新增百萬!”
“魯朝儼然是:開國即盛世!
並不遵循歷來王朝興盛規律,跳過本該的‘二民之治’,一步直入‘民和盛世’。”
“這是在‘農’之一道上的文治,而在‘士’方面,民和帝亦是不乏革新創世之舉。”
講壇教授承上啟下道。
“首先登基之後,按例加開恩科,但參考學子不限南北戶籍——事實上,民和帝第一屆恩科,北上的南方學子佔據了三成。恩科錄取學子,很好地充實了地方官員。
而後就是考核吏治,清廉官場。”
“將官吏缺員問題解決,又建立官吏的考核稽查制度之後,官場開始穩定執行。
——可見民和帝的行事老練,並不急功近利。”
“隨即,民和帝再施革新之舉:確立省、府、縣三級行政制,在各省建省學、各府建府學、各縣建縣學,令各級學子在官學中進行全日制學習。學習科目,分進士、明算、明法、明經四科,類似於現代的文理分科,只是分科數目為四科。
各級學院又建圖書館,供學子和向學百姓免費借閱。
一時間文化為之大興,文化氛圍有向宋時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