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7章 這不科學,於生中得死! (第2/3頁)
煜不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答,一旁的一位天龍寺高僧在驚訝過後,忙問道:“不止如此,我等原本以為鯤神說要學習六脈神劍,是從中悟出些六脈神劍的精髓,好結合自身的能力化為其他的手段。”
“卻不料,鯤神您是真的學會了六脈神劍?”
這又什麼不對勁的嗎?
不對勁,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那位天龍寺高僧看向周圍觀戰之人道:“諸位可能不知,大理段氏和我天龍寺共有兩套傳承秘法,一套為一陽指指訣,一套為六脈神劍劍譜,今日許施主到此,我等才知曉,原來這竟是一枯一榮之力所演化而來的。”
“但是,我段氏子弟綿延至今,雖無人能和譽兒一樣學會整套劍譜,但還是偶有人學會六脈神劍中的一劍半式的,可常理之中,只有天王境之上的人,才能學會一劍半式。”
“究其原因,欲練六脈神劍,需先掌握一陽指,且還要將一陽指指力修行到四品之境以上,而天資普通的人,需要在天王境之後,靠著自身的天王境領域,方能將一陽指指力修煉到四品境界。”
“而許施主他不曾研練過一陽指,又沒能一覽六脈神劍劍譜,卻能在這麼短時間能,使出少澤劍,出招之時,和往日所見的少澤劍劍式又不相同,這……這不科學!”
講究佛學的高僧,突然喊出了科學二字,哪怕原本的氣氛略顯壓抑,也被他“這不科學”四個字給逗樂了。
在他的理解中,這就相當於造樓不打地基,真就空中樓閣了?
“還望許施主能給我們解答一二,莫非修煉一陽指才是修煉六脈神劍前提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面對朝他施禮的天龍寺高僧,許坤微微頷首。
“其實,你們這兩個問題,可以放在一起回答。”
“我先前說過,一陽指和六脈神劍,其實都是枯榮之力的具象化手段,一枯一榮,未榮怎會有枯,所以大理段氏定下的需要先修煉一陽指,再修煉六脈神劍的說法,是正確的,但不是絕對的。”
“將一陽指修煉到四品,就相當於讓一棵大樹風華正茂,於此時再感悟六脈神劍的枯之力,方才有機會領悟其中奧妙。”
“就像是一個沒有境界的普通人,四五十歲為壯年,再走下去即是氣血衰敗,走向凋零。”
普通人壽元不過百載,前五十年呈上升趨勢,後五十年呈下降趨勢。
部分人的壽元一榮一枯的時間線更短,或是四十年加四十年,只有那些境界高的人受天道影響壽元加長,聖境之巔,作壽五百載,此為人界極限!
且很多聖境強者,受聖道庇護,哪怕是壽元幾近之時,也不見枯萎之相,譬如許坤的師尊—歐冶子,即使壽元幾近,他也能發揮出巔峰實力,完成最頂尖的鑄器。
但這種情況,一旦突破七境,成就天人之後就不一樣了。
天人就要面臨天人五衰,壽元耗盡之時,必然會走向衰敗之相。
只不過一旦超脫藍星,壽元之長,非人界可企及的,走向衰敗,那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而萬法不變其宗,繁榮之相為走向枯萎的前提,這就是盛極必衰的道理,修煉一陽指至四品境界是感悟繁榮之力,那麼只要你有其他可代替一陽指的能力,自然就可以跳過一陽指的侷限,直接修煉六脈神劍了。”
簡單來講,許坤自身本就處於春秋鼎盛時期。
至於說繁榮之相……
木系的確是這方面最直觀的,但按照五行相生理論,木為水生。
作為崆峒印之主,自身不老源泉足以打破普通人修煉六脈神劍的桎梏,故此許坤並不需要按部就班。
萬法相通,許坤自身氣血足夠強大,便不需要重新築基了。
問築基這方面,誰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