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殘眼還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結果沒多久,更多的俘虜就被拉了過來——這些俘虜自然是被戴陵賣掉的輔兵。相比徐質一行,這批輔兵對漢軍的俘虜政策瞭解更少,雖然當初投降的時候聽了楊烈的話又被帶餡的饃饃哄著出營,不過等所有人投降後還是有一部分人從惶恐中冷靜下來,並擔心漢軍是否會毀諾殺俘。

後來聽說漢軍要把他們轉移到戰俘營,這些俘虜就開始擔心路上會遭到虐待(比如不給飯吃,或者把五十個人用繩子綁成一串以免逃跑)。

不過事實比他們想象得要好得多,一路上漢軍對待他們竟不打不罵,每日按時供應兩餐,雖然都是些沒見過的糧食,卻足以填飽肚子。

在意識到漢軍果真信守承諾後,這些輔兵也安定下來,用了兩天的功夫跋涉到冀縣,又輾轉來到功德林。

如今的功德林已經從塢堡及附屬周圍的戰俘營地變成了一個大型的小鎮,小鎮的主要居民就是此前的魏軍民夫,不過也擴建了不少房屋用於給新來的俘虜居住。

這個時代的戰俘的居住環境往往比較惡劣,通常是在臨時搭建的營帳或簡易房屋中,空間狹小擁擠,衛生條件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設施,戰俘們只能擠在一起,難以獲得良好的休息。所以在看到那些房屋的時候大部分俘虜並沒反應過來這是給自己居住的地方,直到又有魏軍民夫趕來,給他們發放寫著標識的小號牌,並告訴他們住宿的地方是寫著同樣標識的房子。

這批號牌是此前安置十六萬民眾時候用的號牌的再利用,考慮到大部分俘虜都不識字,所以這些號牌上寫的也不是阿拉伯數字或者漢字,而是劃痕,一道豎劃痕代表1,兩道就代表2,等到了5就是一道橫劃痕,透過這樣的方法做出來的號牌雖然粗糙,但是也可以讓大部分不識字的人看懂。

在得知十人一間房的時候,這些戰俘們面面相覷,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這個數字是外出作戰時候一個帳篷裡安置的人數,不過在行軍作戰中,受限於帳篷數量和搭建時間等,一個帳篷往往會擠入更多士兵,最多的時候二十人一個帳篷也不奇怪。淪為俘虜後居然還能享受從軍時候的待遇,說出去肯定是沒人信的。

然後一些之前被俘的魏國民夫就被組織過來向他們介紹功德林的規則,大意是如果不幹活就一天兩餐,若是幹活就有三餐吃,額外做工還有額外報酬——這些民夫因為在功德林呆了一年的時間,規律的生活和足額的伙食以及勞作讓他們不僅身體康健,還迸發出一種他們自己都沒注意到的自信。

那是一種對生活有盼頭,知道自己不會因為明天吃什麼而發愁的信心。

為了讓這些新俘虜快速融入魏國民夫的大家庭,民夫們還分組帶領他們熟悉環境。每個民夫按照號牌帶著十幾個俘虜,穿梭在功德林的小道上,介紹哪裡是吃飯的伙房,每日何時開飯;哪裡是勞作的工坊,能做些啥活兒。俘虜們震驚地發現還有洗澡的地方和簡易的醫廬,還有不少搭建好的茅廁。

坦白的說這裡甚至比某些軍屯的設施還要完善了,在俘虜們暴露出驚訝的神情後,一名叫李二牛的民夫還專門向他帶的俘虜交代了規矩:

“你們注意啊,雖然漢軍好說話,但是有一點是他們不能容忍的。”

“是逃亡麼?”

一名俘虜大著膽子問。

“逃亡?不是逃亡,再說這附近都是幹活的地方,你能跑哪去,有人煙的地方一看你這身衣服就不會收容你,沒人煙的地方你也找不到吃的,倒是有不少野獸,當心填了它們肚子。”李大牛搖搖頭,“漢軍不能容忍的是隨地大小便,你們若是隨地亂拉被逮住了,就要罰做工,去掏廁所。”

眾人聽聞,不禁咋舌,紛紛點頭表示記下了。要知道即使是長安和洛陽,隨地大小便的人也不少,城門校尉手下的一大工作就是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