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若華(五) (第1/2頁)
尋找失落的愛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韶華在邊軍待了半年,仔細巡看了草原部族帶著戰馬牛羊來互市的情形。接受了大批草原部族的覲見。
半年之後,新梁城的城牆已經建起了大半。高七尺厚兩尺的城牆,在習慣了平坦草原的牧民們眼中,高大堅固得令人著迷。
在草原上生活,逐水草而居,聽著自有且浪漫,實則日子十分辛苦。一陣狂風一場暴雨,都會造成傷亡。更可怕的是遇到飢餓兇殘的狼群。天災人禍頻頻發生,小部落幾乎無法生存。
有野性習慣了放牧的牧民,不屑也不願去投奔新梁城。年邁的老人或婦孺孩童,對高大的城池卻分外向往。
“聽說新梁城的郡守是一個女子,還是大梁女帝陛下的親妹妹。”
“這位盧郡守,令人在城外開墾出了大片的土地。聽說只要前去登記,就可以成為新梁城的百姓。衙門會發土地,還發糧種,教人種田。種出來的糧食,都歸自己。”
“還有這等好事?”
“那還等什麼?我們快去!早些去,說不定能挑一塊好的土地,還會有屋子住。”
“可是我們老的老少的少,又多是女子,盧郡守會不會嫌棄我們?”
“我是女子怎麼了!我力氣不比男人小,我能幹活。盧郡守自己也是女子,肯定不會嫌棄我們的。”
牧民們一邊自我安慰鼓勵,一邊仗著膽子去了新梁城。
新梁城的盧郡守,親自在城外的空地上設了粥棚。來詢問的牧民,還沒來得張口問詢,就被安排著去排隊,領一碗熱乎乎的熱粥。粥裡有菜,還有些肉,入口香濃。
北地風寒,年輕貌美的盧郡守被寒風吹得面頰泛紅,一雙眼眸卻粲然發亮,張口就是一串流利的高車話。
柔然被滅族幾年,溫順的高車族頗得大梁女帝青睞,已經漸漸取代了柔然的位置。如今草原上通行的便是高車話。還有不少聰明的牧民,學起了大梁話。
盧郡守以高車話高呼了一遍,又用大梁話說了一回。
所有前來投奔新梁城的牧民,不問出身,不管來歷,只要願意進新梁城,以後就是大梁百姓。登記後就有正式的戶籍,發田地發糧種。
盧郡守說到做到。在城外排隊領了熱粥的牧民,登記了姓名年齡之後,就被領進初具雛形的城池內。第一步是先洗澡換上乾淨的衣服,接受大夫仔細的檢查,確定了沒有瘟疫病症,便能住進蓋好的簡易木屋裡。
木屋裡有床榻桌椅,能遮風擋雨。對住慣了帳篷的牧民們來說,這樣的木屋已經足夠好了。
每日都有人送口糧來。不過,每次只送一天的口糧,夠牧民們填飽肚子。就這麼安逸地住個十天八日吃飽喝足捨不得再離去了,衙門再分田地發糧種。
要教導牧民們耕種,衙門裡的人手根本就不夠用。也不能總薅邊軍的羊毛,邊軍抽調了大量人手建城池。這等小事,得另想辦法。
盧郡守親自去了一趟歸梁城,從蔡郡守那裡借調了一批擅長管束教導百姓的老吏,又徵了一批擅長種田的農夫。老吏們每人負責一片區域的安全,農夫們專門教導牧民們種田。
這其中,竟還冒出了幾段佳話。
歸梁城的百姓樣樣都好,就是缺女子,大半都是光棍漢。來投奔新梁城的牧民裡,卻是女子居多。
這些年草原混戰不斷,難以計數的騎兵死在了混戰裡,有許多女子沒了丈夫。她們帶著孩童老人,在草原上生存艱難,來投奔新梁城,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沒曾想,來了之後,有屋住有田種,每日都能吃飽飯。還有精壯能幹的農夫們教導她們種田。
草原部族的女子,性情坦蕩熱烈,有看中的男子,直接就會張口示愛。被抽調來的農夫裡,有幾個相貌端正的,很快就有了愛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