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們的建議,分多批次用馬車運俘虜到後方,讓俘虜穿著厚德王國將士的服裝,打扮成厚德王國的將士。路上注意安全和保密工作,連作戰計劃一起一併通知大元帥,讓他再派人來附近接收俘虜。
敵人投降五天後,傳來訊息,敵軍從南、西、北分三路來援,每路援軍各兩萬人,北面的援軍由於距離最近,前進速度最慢,南面的援軍距離最遠,實力卻是最強,其中一萬人是李明龍的軍隊。
龍德雲召集將軍們開會,攤開地圖,龍德雲提出了三個方案,方案一,集中兵力打擊南面援軍,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方案二,先派人突襲北面援軍,打退即可,再派人拖住西面的援軍,主打南面的援軍。方案三,先速戰速決滅掉北面的援軍,再滅掉西面的援軍,然後撤軍,不管南面的援軍。其中每個方案,龍德雲詳細地說明了哪裡適合水攻,哪裡適合火攻,哪裡適合埋伏,還有不敵時的撤退路線。
將軍們認為李明龍是厚德王國最大的威脅,傾向於第一方案或第二個方案,九位將軍爭執不下,將軍們認為,第一方案最可靠。如果龍德雲說的火攻、水攻、埋伏都能用得上,第二個方案利益最大化,主要是還有一萬五千名俘虜沒有處理,這些俘虜既是誘餌,又是累贅,沒有俘虜的話,第一方案是最好的。第三方案,沒有一人贊同,滅敵人再多,也不如滅掉一個李明龍。
最後,龍德雲拍板,採用第二個方案,先從全軍抽調出武者以上將士,共兩萬五千多人,輕騎加速前往北面,用絕對的實力擊潰北面援軍,派兩萬人,並招收一些民兵穿著士兵的服裝,在西嶺山脈虛張聲勢,在山脈中多建些空的營寨,多插旗幟,阻擋和牽制西路援軍。然後,集中精銳之師,全力殲滅李明龍所在的南路援軍。
俘虜方面,這幾天來,已經將高修為、將軍、百夫長、十夫長、工匠、有專長等的人才運走了,剩下的普通低階武修、普通士兵,如果西面守不住,就放棄這些俘虜士兵。當然,這幾天要加速運輸俘虜。
龍德雲剛要出發,去打退北面的援軍,得到一個好訊息,大元帥派第三十軍、第三十一軍、第二十軍、第二十一軍來援。龍德雲讓第三十軍、第三十一軍不要來匯合,繞道去堵截北面援軍的退路,大軍攻擊北面援軍的計劃不變,目標卻由擊退改為滅敵。
龍德雲讓第二十軍、第二十一軍多準備些沙袋、弓箭,火箭、油、乾草等易燃物品,並指定了與龍德雲大軍匯合的地方和時間,並讓兩軍封鎖道路,只進不出,以封鎖訊息。並通知周圍村莊村民撤退,並組織民兵往指定地點,幫忙打潰逃的敵軍。龍德雲讓兩軍馬上安排人堵塞河道,準備水淹李明龍。又安排人在敵人撤退路上山林裡,廣鋪乾草,等敵人過後,即多淋些油,準備火燒逃兵。
龍德雲率領大軍快馬加鞭,行進半天后,路遇北面援軍,兩軍遭遇戰,厚德王國的軍隊是透過精挑細選的,修為上比天方王國的高,天方王國的軍隊開戰不久之後即潰退,龍德雲率軍追趕,追趕三里路後,第三十軍、第三十一軍迎面痛擊,敵人受到腹背夾擊。不到一小時,幾乎全殲北面援軍。
龍德雲讓第三十軍、第三十一軍各留下比較弱的一千人打掃戰場和做些善後工作。其餘的第三十軍、第三十一軍的人,去西嶺山脈支援打西路援軍,並授計他們,以拖住西路援軍為主,儘量減少正面大規模作戰,等龍德雲的主力滅了李明龍,再來一起滅了西路援軍。
龍德雲自己帶領兩萬多輕騎精兵,馬不停蹄的往南面趕,三個多小時後,與第二十一軍、第二十軍匯合。
小半天后,李明龍的部隊抵達,由於連續趕路,人困馬乏,有些將士放馬去河裡喝水,李明龍望著河水,覺得河水水位偏低,十多天前,李明龍是從這裡撤退的,對這河水還是有些印象的。
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