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第2/3頁)
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順從民意,而帝制派又深恐曠日持久,諸多不便,乃由&l;財神&r;梁士詒撥款補貼,建議組織全國各界&l;請願聯合會&r;以代之。梁之建議,的是神來之筆,自此籌安會歷史任務已了,乃於十月中旬易名為&l;憲政協進會&r;,漸次隱沒,退出歷史。請願改制的天降大任遂由經費充足、人才鼎盛的&l;全國請願聯合會&r;一肩挑之矣。【參見高勞著「帝制運動始末記&r;,及黃毅著「袁氏盜國記&r;,選載於&l;北洋軍閥&r;卷二,頁九二二、九七五】
國民代表大會的推戴鬧劇
歷史家於世紀末,秉筆書之,自難免感嘆上述的傳奇,實在是一場醜劇、鬧劇,和悲劇。但八十年後回看這段三峽之中,浪打船翻,其醜、其鬧、其悲,不更有甚於此者乎?謹與賢明讀者共嘆一囗氣,這原是我們社會文化轉型期中,避免不了的歷史傷痕嘛。在轉型期中的中國,國無定型,民無共識,政無法統。在無法無天的狀態之下,一個泱泱然有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往往就被屈指可數的一小撮政客和軍頭弄得河翻魚亂、民不聊生。而這些興風作浪的軍人和政客,往往也都是一些能力非凡的領袖之才。在一個有制度、上軌道的國度裡,他們往往都是些了不起的建國治世、各方面的領袖,但是在一個無法無天的社會裡,他們就是害群之馬了。
就以上述這個帝制運動來說吧,那就是一個自作聰明、投機而不安分的心政客楊度,組織了一個六人幫的小政客集團,以迎合一個特大政客袁世凱的意志,庸人自擾、自以為是的幹起來的。他們原是一批了不起的人才,時未經月,便把個帝制運動在四海之內弄得風起雲湧。號稱會員萬人,分會遍及全國,但籌安會卻自始至終未開過一次大小會議。一切會務皆由楊度等三數政客,秉承袁氏意旨而操縱之。迨運動已變成一時氣候,參政院中其他政客亦急欲染指,乃一變而為&l;全國請願聯合會&r;,原先之六君子,乃擴大為&l;十三太保&r;。然&l;請願&r;團體究不能改變&l;國體&r;,乃承旨組織&l;國民會議&r;,再躍而為&l;國民代表大會&r;,由各省區、各行業分別選出&l;國大代表&r;,舉行國民代表大會以投票決定,改變共和國體為君主立憲。旋又以國民代表大會召集需時,再簡化為各地區國大代表就地投票,以決定國體。如此這般,各省區,各行業(包括&l;碩學通儒&r;)竟於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上旬,投票完畢,全體國代凡一千九百九十三人,共投同等票數,&l;一致贊成(改變共和)為君主立憲國體&r;。據此,十二月十一日,參政院由副院長汪大燮領銜,三呼萬歲,向袁大總統恭上&l;推戴書&r;,推戴袁某為中華帝國皇帝,並乞順天應民,早登大位,以定國基。帝制派經過三個多月的瘋狂努力,至此算是大功告成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