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第1/2頁)
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國以來,寫政治詩的詩人,而有詩可傳世的,真不下幾十百人。這也是有&l;中國特色&r;計程車大夫文學。陳寅恪教授晚年就寫了十多首藏頭不見尾的,在民國詩壇上有極高度文學價值的諷政詩。這種屈原式的靈感,是八十年來中國新詩界,至今還無法企及的高層文學。也是一般目前新詩人的文學涵養,所無法欣賞的&l;文字遊戲&r;。但它卻是絕對沒有死掉的傳統文學裡,一個極其重要的部門。不論新詩人們如何的詛咒和漠視,它還是老而未死的,中國文學裡的一種極其崇高的表達形式,胡適所謂&l;要下幾十年的功夫&r;是也【胡氏親口告訴筆者的】。
陳寅恪的諷政詩,也曾使我的兩位傑出的老鄉──餘英時和汪榮祖兩教授,打了好幾年的官司……。餘說他懷念國府,汪說他只是厭煩老共,卻並不懷念國民黨……。吾人旁觀者不清,究竟不知道陳公這位瞎和尚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是不論怎樣,這才是第一流的詩、第一流的文學。&l;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r;,它不是&l;輕薄為文&r;者流所可瞭解和信口雌黃的。但是在這些政治詩當中,汪精衛的那首&l;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r;,只是喊喊革命口號,不夠傳統詩評中的所謂溫柔敦厚也。至於毛澤東的&l;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r;【&l;鳥兒問答&r;】,那就是轉型文學中,地道的放屁了。
在筆者的謬見中,我卻十分看重袁寒雲這首諷父詩。這位&l;假名士&r;的作品,實在不是和他同時的&l;南社&r;之中的數百個&l;真名士&r;(像易實甫、樊樊山等人),無病呻吟、搔首弄姿的作品,可以望其項背的。這當然是讀詩人各有所喜的偏見,但是我想讀者賢達中,或不無偏見同調也。為與海內外同好共品之,謹就個人記憶所及,將青少年期就能背誦的&l;假名士&r;的諷父詩,七律一首,抄錄如下:
乍著微棉強自勝,陰晴向晚未分明。
南迴寒雁掩孤月,西落驕陽黯九城。
駒隙存身爭一瞬,蛩聲警夜欲三更。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寒雲這首諷父詩的重點是最後兩句,勸老頭子,千萬&l;莫到瓊樓最上層&r;。其他六句都是搭配的,所以上六句,他嫌配角不好時,就換來換去。筆者在青少年期所讀的寒雲諷父詩,至少就有兩種。上錄為個人可以背誦,而比較喜歡的一首。下面一首則是在上引袁靜雪憶父文中發現的。二者略有不同。並錄如下:【見本刊三三八期頁一三0】
乍著微綿強自勝,荒臺古檻一憑陵。
波飛太液心無住,雲起蒼崖夢欲騰。
幾向遠林聞怨笛,獨臨虛室轉明鐙。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其最後兩句都是相同的,只是其他五句有別。是所謂&l;推敲&r;。推敲出新的靈感和音韻來,對舊作又不肯&l;割愛&r;,就多首並存了。這也是一般&l;下幾十年功夫&r;的,舊律詩作者的通病。也是他們彼此在詩壇見高下的標竿。&l;南社&r;當年解體的原因,便是宗黃(仲則)和宗鄭(孝胥)兩派爭執不休的結果。胡適對舊詩的欣賞,顯然便是傾向於&l;宗鄭&r;的。
毛澤東那首&l;佔領南京&r;的七律中的&l;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r;一聯,他底老師胡適就說他&l;不通&r;。不通的原因就是他的文學&l;境界&r;太低,作律詩的漢學底子也不夠。作律詩重在&l;推敲&r;,而毛公的推敲本領,也只能到此為止,所謂&l;黔驢技窮&r;也。下棋的人有句話叫做&l;棋高一著,逼手逼腳&r;,其實做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