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1/2頁)
人間觀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惜,魏星辰的天文知識非常業餘,地球上的還沒搞明白,如今只知道肯定有隱患危險,自己卻沒辦法提前預測什麼。只能先觀察記錄,多多總結。
傳說中古代先賢建立曆法,也是依賴長年累月的觀測總結。
她以地球的曆法為基礎,站在巨人肩膀上,記錄一下這個星球的最基本的天象,至少不會茫然無措。
當天下午,小奶狗一直睡覺,魏星辰就幫著爸爸在飛船外尋找合適的土,準備建土灶燒陶的事。
魏星辰以前在網路上看過土法燒陶的影片,做土灶魏爸爸也有一定經驗,兩人配合著先在山林裡清了一塊植物不太繁茂的平地。
在開始正式燒陶之前要經歷諸多前置工作。
選土的工作,魏爸爸提前就做好了。撿大石塊再用泥土圍出土爐膛子,木柴要準備很多種,粗細都各有用處。
最費體力的是和泥。
就像和麵一樣,不過泥土摻水後會弄的到處都是泥漿,魏星辰拿了家裡的雨鞋雨衣和大膠皮手套出來,做好防護工作。
父女兩人花了不少功夫腳踩手揉,終於弄出了一批泥料。
然後是製作大陶碗的泥胚子,需要精心雕琢。魏星辰學建築設計,除了有各種繪圖工具外,還有做模型的用物,正好用來做陶器。太複雜的造型搞不出來,正常的內壁光滑的大碗還是可以做成型的。
泥料有富裕,魏星辰嘗試做了一些小碗小盤,還有燒烤盤、小陶罐。她都計劃好了,醃製辣椒醬,做個泡菜什麼的,總需要更多的瓶瓶罐罐。
家裡那些個醬料罐子,裡面的內容取之不盡,也騰不出來。現在能多些傢伙事盛放新的食材,可以讓媽媽的廚藝盡情施展。
魏星辰捏好了泥胚子,魏爸爸也已經開始了第一道烘乾工序。
露天的爐膛子裡點好柴火,將濕漉漉的泥胚子開口向著火小心碼好一圈。然後開始扇風,讓火勢更旺一些。
烘烤幾個小時之後,看著這些泥胚子乾的差不多了,就該精工細作了。
先將大陶碗扣在細小的乾柴上,周邊層層疊疊碼好細柴枝,再用粗一點的柴枝圍在外邊。
魏星辰看了一下就明白了:「大陶碗就像是正在搭建的建築物,周邊那些粗一點的乾柴如腳手架一樣包裹住大陶碗,留著縫隙,將來點著了空氣能更好的流通,燃燒更充分,溫度也可以相對均勻,對吧?」
「是啊,用柴燒沒有煤炭那麼穩定,泥胚子受到的火力不太均勻。因此我們儘量把柴枝碼放的均勻一些,燒火的時候看著。爐膛子小,咱們一次只能燒一個,先看看成品的質量。如果這批燒成了,下次和泥土還按照這種配方。若是燒的過程中裂縫太多,或者成品不夠結實一碰就碎,說明咱們的土質以及配料方法還有待調整。」
魏星辰委屈道:「爸,你怎麼不早說啊。害我精雕細刻做了那麼多盤碗。」
「熟能生巧,你第一次做這種陶器,胚子的厚薄,成品的實用性都需要驗證。我看古代的陶碗陶罐幾毫米薄壁,還有能透光的,這都是手工做的,你練練興許能成?」魏爸爸提出了高標準的期望。
魏星辰看了看自己做的那幾個壁厚1公分左右的陶碗,頓時覺得自己的手藝的確有待提高。
但是地球上做陶器,那都有腳踩的轉盤工具啊。現在她純靠手工捏,做厚了容易,做薄了就很難均勻,不均勻燒起來更容易裂縫,是需要熟練度以及做的過程中反覆琢磨改良技巧。
不過既然老爸提了要求,她還是多練練技術吧。在古代也沒有轉盤,人家怎麼能做出薄厚均勻的陶器呢?
……
在x799-1直播間,午餐烤肉結束之後,魏媽媽的3號光球暫時關閉,只留下了父女兩人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