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蔡自幼聰明好學,十三歲時就考中了秀才,十五歲時由湖南學政徐仁鑄(維新派)推薦,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時務學堂。該學堂創自譚嗣同,是當時湖南維新派的大本營,梁啟超當時就在那裡擔任中文總教習。蔡年紀雖小,但&ldo;每月月考,皆居前列,英氣蓬勃,同學皆敬慕之56&rdo;,並與梁結下了深厚的師生之誼。戊戌政變後,梁亡命日本,蔡應梁之召東渡,入梁任校長的東京大同高等學校。這個學校的教材中,多西方自由民主、天賦人權等內容,故蔡於此也得到了新思想的啟蒙。1900年,保皇黨的唐才常等組織自立軍,蔡和幾名同學一度回國助唐起義,但旋即失敗,唐等罹難,蔡遂再赴日本,入成城學校學習軍事,1903年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次年畢業回國,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等省武備學堂任教,後歷任廣西陸軍小學總辦、新軍標統、協統。1911年春,應雲貴總督李經羲之邀,赴雲南訓練新軍,餘暇編成《曾胡治兵語錄》一書。6月,被任命為雲南新軍第十九鎮三十七協協統,其軍中骨幹多為士官學校同學,其中有不少同盟會會員。武昌首義後,蔡在雲南首倡義旗,於10月30日午夜發難。次日中午即控制了昆明全城,十九鎮統制鍾麟同被殺,李經羲逃走,雲南全省隨即光復,蔡鍔被公舉為雲南都督。這是他辦的第一件大事,而此時他還不過是個二十九歲的青年將軍。
蔡鍔雖參加了辛亥革命,但在政見上卻是個立憲派,在貴州獨立時,他左袒貴州的立憲派,派部下唐繼堯帶兵入黔,血洗貴陽,將革命黨人幾乎斬盡殺絕,唐繼堯隨即被任命為貴州都督,擴張了滇軍的地盤。在&ldo;二次革命&rdo;時,他也把孫、黃視為不安分的&ldo;亂黨&rdo;,聯絡西南各省,外示&ldo;中立&rdo;、&ldo;調停&rdo;,內實支援袁世凱的武力鎮壓政策。當時國民黨曾派譚心休到雲南運動他參加反袁,碰了一鼻子灰,值得注意的是他當時對袁的態度。
剛到昆明,還未落座,松坡就搶先對我說:&ldo;民國成立不久,國基還沒穩固,聽說克強(即黃興)又要鬧場火了,你勸他放安靜些,不要自取滅亡。&rdo;我氣憤地說:&ldo;人家正在殘殺我們的同志,要消滅我們,如果再不討伐他,將來袁世凱定會做皇帝。&rdo;松坡冷笑著說:&ldo;他敢嗎?如果袁世凱真要作皇帝,那我在西南也將做起皇帝來。&rdo;我見他說話更不對頭,便懶得和他爭辯了。後來他告訴我,他已和廣西的陸榮廷、四川的胡景伊、貴州的唐繼堯結成了一個西南同盟,行動一致。最好勸克強息事寧人,保全實力,如果盲目地去幹,定會失敗。他只好和西南各省共守中立態度,以儲存一部分的革命實力。57
袁世凱掃平&ldo;二次革命&rdo;後,趁熱打鐵,實行&ldo;廢督&rdo;和&ldo;軍民分治&rdo;,調蔡進北京將軍府。蔡本來主張統一,以身作則,相當配合。到京後與袁接觸頻繁,關係融洽,袁任命他為統率辦事處辦事員、政治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全國經界局督辦等要職。他同梁啟超等&ldo;當時很有點痴心妄想,想帶著袁世凱上政治軌道,替國家做些建設事業58&rdo;。
蔡之對袁灰心,始於政府接受日本&ldo;二十一條&rdo;(蔡主戰),一度打算退出政界,回鄉從事礦業。但袁帝制自為跡象明顯後,蔡極憤懣,籌安會成立的第二天,他就赴天津訪晤其老師梁啟超,籌議對策,一場倒袁的大計劃由此醞釀而成。據梁啟超回憶其經過如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