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周學熙的努力,&ldo;直隸工藝總局自成立後,到1907年袁世凱離任時止,計創辦者有:高等工業學堂(初名工業學堂)、教育品製造所、勸工陳列所(原名考工廠)、實習工廠、勸業鐵工廠、種植園、造紙廠、勸業會場、北京第一、第二小學堂、工廠附設夜課所、儀器講演會、工商研究所、工商講演會、工業售品總分所及銷售處、津益拍賣處;助辦者有:初等工業學堂、織染縫紉公司、造胰(即肥皂)公司、牙粉公司、玻璃廠;提倡者有:藝德學堂兩處、織布工廠八處、木工工廠兩處、造胰工廠一處。又本省府廳州縣工藝各局開設六十五處,須由總局傳習指導,深入民間35。&rdo;
在大力發展工商業的同時,袁世凱也十分注重農業的開發。在天津收回之前,袁於1902年在保定設立農務局,總司全省農業,袁還要農務局派員赴日本考察農業和蠶業,並在農務局下面附設了農事試驗場,購買農業機械,聘請日本農學專家為指導;農務局還附設有農業大學堂和農業傳習所,&ldo;專課蠶桑、森林,並講授農政、農學要旨,以為興辦農會之預備。&rdo;1907年,農務局聯合官紳成立了直隸農務總會,&ldo;志在聯絡官紳,講求農務,使農產日形發達,以收裕國富民之效36。&rdo;截至1908年,該會編印發行《栽桑捷法》四千冊、《養蠶捷法》三千冊,翻譯國外農學教科書十三種,所編《農話報》月銷量達二千二百份。37
北洋大辦實業如此成功,既要歸功於周學熙等人的努力,也離不開袁世凱對他們的信任和放手使用。所以領導人光知道人才重要不行,光愛惜人才也不行,更重要的在於知道如何放手使用,使人才得以施展其所長。袁世凱在這方面無疑是高手,他之任用嚴修、周學熙就是明證。
北洋新政的第三個突出方面在於軍制的改革上面。即改傳統的募兵制為現代的徵兵制,並將軍制統一,把直隸雜亂的兵制統一為北洋常備軍。在袁世凱的改革之前,清廷一直實行募兵制,在這種軍制下,當兵並非社會義務,而是為了&ldo;吃糧&rdo;,成為社會無業人員和無法依靠土地謀生的農民的一種謀生手段,其軍事素質和戰鬥能力可想而知。北洋新政期間擔任袁世凱軍事顧問的日本軍官坂西利八郎曾在中國呆了二十五年,講一口流利的中文,是個中國通,他對晚清民初的中國士兵是這樣評述的:
中國士兵的軍餉普通是一個月六元錢,其中扣除伙食後也就僅能拿到一元或不到一元錢。有時還到不了這個數。作戰時說是給增加軍餉,但不僅增加不了,甚至連原來的餉也發不了。這樣,當兵的慢慢也就學乖了。中國當兵的把軍餉叫作&ldo;賣命錢&rdo;,士兵們經常是互相談論著,&ldo;餵!你今天領到多少賣命錢?&rdo;&ldo;我們只拿到兩毛錢!&rdo;到了戰場上桌球地放上兩槍,&ldo;夠上兩毛錢啦!&rdo;大家就開始往回跑。這種情況到處都有。……戰爭對士兵來說一無所得,為這個戰死太不值得,要是能得到五毛錢或一塊錢才好。但輕易撈不到一塊錢,也就是毛錢,那就只好給多少錢打多少錢的仗。38
坂西的話固然帶有帝國主義分子的偏見,但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舊式軍隊的弊端:素質差、軍餉低、戰鬥力低下。晚清軍隊在洋務運動過程中逐漸配備了洋槍洋炮,裝備上並不差,但從甲午和庚子對列強的作戰中,數量幾倍於敵的中國軍隊往往一觸即潰,再明顯不過地說明瞭這一點。
庚子事變後,京畿成型的軍隊只剩下袁世凱的武衛右軍一支,防務空虛,亟須重整軍備,對此袁世凱責無旁貸,而清廷也對他寄予厚望。朝廷整軍的最初目的是統一軍制,&ldo;俾各省均歸一律&rdo;,但袁世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