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洋新政&rdo;那一章已有所介紹。進入民國以後,梁的地位更形重要,&ldo;辛亥之秋,項城再起,京師以內之事,先生(指梁士詒)主之;休戰息兵,調停和議,如何派代表南下之步驟,如何促清廷退位之機宜,統一南北,聯合各省,改革政制,措集財用,千端萬緒皆先生一人任之。適統一政府成立,先生任公府(總統府)秘書長,掌握中樞,贊襄密勿(參與機密),凡入謁項城稟商事件者,(袁)輒說:&l;問梁秘書長去!&r;先生也不問事之大小,酌情審勢以處理之47。&rdo;梁因此又被稱為&ldo;二總統&rdo;。梁在北洋屬於後進,如此權勢,大遭他人嫉妒。他與唐紹儀交好,又同是廣東同鄉,在唐與袁生嫌辭職後,楊士琦等(楊、周學熙等為安徽人,與梁不和,被稱為&l;皖系&r;;梁被稱為&l;粵系&r;)遂透過袁克定向袁世凱進言,說梁與唐紹儀、孫中山等同為粵人,心懷叵測,勾結軍人,覬覦總統的位置。袁世凱是個雄猜之主,有駕馭屬下的一套辦法。梁是北洋&ldo;交通系&rdo;的首腦,腦子活,辦法多,又是搞錢能手,有&ldo;梁財神&rdo;之稱。他在國會大搞金錢政治,組織&ldo;公民黨&rdo;、&ldo;公民請願團&rdo;,為袁當選正式大總統出了大力,也展現了其操縱&ldo;民意&rdo;的手段,對這種&ldo;暗箱政治&rdo;不可或缺的人才,袁是既倚重,又防備,&ldo;常以極困難繁重之事交給他來辦。表面上示以倚重,暗地裡實為羈縻,而且使之費力而不易討好48。&rdo;據說,梁起初對帝制一事並不積極,而帝制活動又亟需梁這樣的高手,恰逢&ldo;五路大參案&rdo;發生,袁遂使出去年迫使熊希齡贊同他解散國民黨時的那套做法,迫梁就範。
津浦路局為&ldo;交通系&rdo;籌款之源,收入巨大,用人眾多,藉以培植勢力,弊端日益明顯,輿論譁然。遂由肅政使王瑚、蔡寶善等赴津浦路密查,羅列十大罪狀,由都肅政使莊蘊寬具呈嚴參。當時王瑚以廉勁著稱,所列應當不虛。因此更涉及京漢、京綏、滬寧、正太四路,即是所謂轟動一時的五路大參案了。當時眾議沸騰,袁世凱迫於輿論,遂將津浦路局局長趙慶華49撤職,京漢路局局長關賡麟、京綏路局局長關冕鈞均離職聽候審訊,交通部次長葉恭綽50也暫時停職聽候查辦。……一時粵系惶急,密議對策,思所以轉移局勢,非出奇不能制勝,因與袁世凱長子袁克定相結納,迎合袁的意圖,創為帝制之議。51
袁的親信幕僚張一?也認為,梁之積極參與帝制活動,乃是迫於&ldo;五路大參案&rdo;:&ldo;梁病瘧,有人探訪他時說:你若要緩解五路大參案,只須為帝制出力。梁於是起而組織請願團,本案即在無形中打消。人們方知五路案即帝制的反筆文章也52。&rdo;以梁自己的說法,當時的所謂&ldo;三次長案&rdo;、&ldo;五路大參案&rdo;等,全都是袁為了脅迫不贊成帝制的官員刻意策劃而成:&ldo;於是有為之策劃者,主張脅迫陸軍次長徐樹錚以迫段(祺瑞);脅迫交通次長葉恭綽以迫梁(士詒);脅迫財政次長張弧以迫熊(希齡),大概因當時張與熊接近的緣故吧。於是分頭辦理,結果,段祺瑞辭職,以王士珍代之;陸軍次長徐樹錚、財政次長兼鹽務署長張弧免職,交通次長葉恭綽停職候傳,當時稱之為&l;三次長案&r;53。&rdo;梁士詒在《年譜》中說自己對帝制&ldo;始終無所表示&rdo;,是事後的塗飾。在實際上,&ldo;五路大參案&rdo;發生後,袁世凱曾當面告訴他,參案中本來也有他的名字,是自己下令去掉的。梁當然明白袁的意思,此後,梁即成為帝制活動的中堅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