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出任天津海關道的優缺,並透過與聯軍的談判順利收回了天津。
1904年,英人榮赫鵬入侵西藏,強迫噶廈簽訂不平等條約,試圖分割西藏,清廷鑑於事態嚴重,特派唐紹儀為全權大臣前往印度加爾各答與英國人辦理交涉,但因英人的蠻橫無禮而中斷。次年回國後,唐出任外務部右侍郎(副部長),與英國公使薩道義在京重開談判,最終迫使英國與中國簽定條約,確認了中國對西藏的主權。袁世凱的舉薦和出色的外交才能使少川宦途順利,此後歷任京漢鐵路會辦大臣、會辦東三省事宜大臣、督辦滬寧鐵路大臣、會辦稅務處大臣併兼郵傳部左侍郎,集外交、鐵路、郵政、海關諸權於一身,僅次於北洋的袁世凱(袁世凱當時身兼九職),新政時期,二人因能力出眾而成為朝廷不斷加碼和鞭打的一對兒&ldo;快牛&rdo;。
1907年,東北建省改制,唐外放為奉天巡撫,實行袁世凱聯英、美以制日、俄的方針,擬向英美大舉借債,開辦銀行、改革幣制、修築鐵路,但因日本的武力威脅而中輟。次年4月,美國國會議決退回部分庚子賠款,唐奉派以專使赴美致謝並交涉退款程式,並討論從美國大規模貸款的計劃。袁遭罷官回裡,唐回國後也被免去奉天巡撫職務,蟄居天津。武昌起義後,袁復出為內閣總理大臣,隨即召派唐紹儀以全權代表身份與南方代表伍廷芳展開和議談判,為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掃清了道路,唐也成為中華民國首屆內閣總理,二人之事業如日中天。然而巔峰後面必定是下坡路,少川早年所受的美式教育此時發生了作用,他醉心於按西方的模式實行&ldo;責任內閣制&rdo;,同時為了協調南北關係,拉攏國民黨人積極參與共和建設,他還加入了同盟會。這就使醉心於集權的袁世凱不滿和疑心了,搞政治少川哪裡有世凱老道?唐被迫辭職,跑到上海搞保險業去了。後來因反對洪憲帝制,少川加入了反對派,又參與了孫中山的護法軍政府,以後就和國民黨走到一起去了。但在與老領導分道揚鑣之前,唐紹儀是北洋集團的重要成員之一。
梁如浩(1863‐1941),字孟亭,廣東香山人,少川的老鄉,也是與唐同批出洋的幼童留學生,撤回國後也留在北洋,1883年也作為穆麟德的隨員,到朝鮮籌設海關。1885年起成為袁世凱的幕僚,甲午戰爭時撤回國內,此後供職於鐵路,曾任北寧鐵路總辦。1902年袁世凱接掌直隸後,梁奉命接收關外鐵路,據說每月能給袁提供八十萬兩白銀,袁世凱在財政上深得其力80。此後中國進入鐵路大開發建設時期,梁也任職於各線鐵路和各地海關道,後來先後擔任外務部參、丞、郵傳部侍郎等職。民國以後出任唐紹儀內閣的外交總長,因不願簽訂喪權辱國的外蒙條約而辭職。
唐梁二人之外,袁世凱夾袋中老輩的&ldo;幼童留學生&rdo;還有詹天佑、吳仰曾、屈永秋等人。透過他們,不少廣東籍的官僚和新留學生加入了世凱的北洋班底。如上文提到過的梁士詒。再如梁敦彥(1857‐1924),字崧生,廣東順德人。留美一期幼童生,後入耶魯大學,撤回後分發福州船政學堂,在北洋任職於天津電報學堂;此後一度任兩廣、湖廣督署文案,1904年任漢陽海關道,旋繼唐紹儀接任天津海關道。1907年後歷任外務部侍郎、外務部會辦大臣兼尚書、會辦稅務大臣等要職。袁世凱復出後,任內閣外務部大臣,民國後歷任政治會議議員、交通總長等要職。又如凌福彭,廣東番禺人,歷任天津知府、天津工藝局及習藝所督辦、天津道、長蘆鹽運使、直隸布政使。陳昭常,廣東新會人,光緒甲午年進士,後由翰林院編修外放廣西,因與岑春煊不和,改官直隸,由唐紹儀援引加入北洋班底。後歷任吉林知府、關內外鐵路督辦、郵傳部左丞,後官至吉林巡撫、都督兼民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