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回憶安南史 (第2/3頁)
奮鬥地二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被趁虛而入。南漢國面對這局面,縱使滿心不甘,也只能無可奈何地嚥下這口苦果,默默隱忍。
時光流轉到公元 937 年農曆三月,一場驚心動魄的兵變震驚了所有人。楊廷藝,這位靜海軍節度使,平日裡大概也不得人心,竟被下屬牙將矯公羨暗中謀劃,發動兵變謀害,丟了性命。矯公羨毫不客氣地取而代之,自封靜海軍節度,妄圖掌控這片土地。史書中那句 “惡廷藝所為,起所部攻殺廷藝,而代為節度”,短短几個字,背後卻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權力更迭,無數人的命運就此改寫。
矯公羨雖說奪權成功,可這靜海軍節度使的位置哪是那麼好坐的。他的兵變並未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與支援,很快,麻煩就接踵而至。楊廷藝的女婿吳權,那可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物,聽聞岳父慘死,頓時怒髮衝冠,第一個站出來振臂高呼,反對矯公羨的篡位行徑。他憑藉著自己的威望與人脈,打著為岳父報仇的正義大旗,四處奔走,沒多久就聚集起了一大批楊廷藝的舊部。這些人懷著滿腔悲憤,在吳權的帶領下,戰鬥力爆表,打得矯公羨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矯公羨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打得暈頭轉向,自知無力招架,走投無路之下,只得派出使者,帶著滿車的金銀財物,低聲下氣地向南漢國臣服,祈求南漢國出兵相助,保他一條性命。
說起這吳權,那智謀出眾、才能過人可是眾人皆知。靠著為岳父報仇的決心,麾下人馬越來越多,實力如同滾雪球一般迅速壯大。矯公羨在他的猛烈攻擊下,連招架之功都沒有,只能眼巴巴地盼著南漢國的援軍快點到來。
而南漢國高祖劉?這邊呢,其實心裡一直惦記著靜海軍節度使轄地,早就想將其真正掌控在手中。之前楊廷藝割據一方,他就滿心不悅,如今可好,矯公羨篡位,剛臣服還沒捂熱乎,又冒出個吳權也想來分一杯羹,妄圖篡奪靜海軍節度使之位。這可把劉?氣得暴跳如雷,怒吼道:“這還了得,真當我南漢國好欺負不成!” 一怒之下,他當即封自己的兒子萬王劉洪操為靜海軍節度使,後來越想越氣,又進一步晉封劉洪操為交王,擺明了要集結大軍,直接搶奪回靜海軍節度使的直接控制權,讓這片土地重回南漢懷抱。
誰曾想,這吳權可不是一般人,本領高強得很。沒等南漢援軍趕到,他三下五除二就將矯公羨打得大敗,還親手斬殺了他,徹底斷了矯公羨的念想。而這個時候,劉?的兒子,新任靜海軍節度使、交王劉弘操,正躊躇滿志、興致勃勃地領兵前來進攻吳權。他滿心以為吳權不過是個毛頭小子,收拾起來易如反掌,卻全然不知自己即將面臨怎樣的慘敗。
果不其然,在那場著名的白藤江戰役中,劉弘操被吳權打得丟盔棄甲、大敗而歸,連性命都丟在了戰場上。吳權自此徹底佔據了靜海軍節度使之地,理所當然地自稱靜海軍節度使。更讓人無奈的是,吳權上臺執掌大權後,全然不顧南漢國昔日的 “恩情”,徹底斷絕了與南漢國的往來。這下可好,南漢國與靜海軍節度使之間,就連那點形同虛設的鬆散羈糜州縣關係也蕩然無存,徹底斷了線。
每每想到此處,我都忍不住長嘆一聲。若是繼唐而起的宋朝能爭氣一些,國力強盛、政令通達,趁著安南局勢未穩,果斷出手,或許安南的這一次結局就會如同當年趙佗的南越國一般,雖有波折,但最終還是迴歸中原懷抱。可惜啊,宋王朝空有龐大疆域,卻只實現了區域性一統,國內矛盾重重,各方勢力相互掣肘,混亂的局面始終沒有被完全終結。就這樣,安南在獨立的邊緣越滑越遠。直到元朝建立,憑藉著強大的武力橫掃四方,中原地區的大分裂時代才真正結束。可即便強如元朝,縱橫天下的元軍在安南也屢屢受挫。那威風凜凜的蒙古鐵騎,一踏入安南的叢林瘴氣之地,就彷彿陷入了泥沼,難以施展拳腳,被當地軍民拖得疲憊不堪。至此,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