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第 22 章 (第1/4頁)
万俟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就是三年過去了。除了賈敏跟著夫家外放離了京城,賈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三年的時間打磨,賈珠如今的模樣已褪去了孩童的稚氣。甚至因為身姿挺拔,身量較高,他看著還有幾分少年郎的俊俏在裡頭。兼之賈珠習文習武,又是難得的刻苦用功,在京裡那是有著一等一的好名聲。若不是賈珠年歲還小,還不到說親的年紀,八成在京裡不少人家都會照著他的樣子招女婿。
“珠哥哥,元姐姐,改日舒兒給你們下帖子,邀你們家去可好?”一個不過四五歲模樣的小姑娘被自己母親牽著,正裝成大人模樣細聲細氣的同賈珠兄妹相邀道。這舒兒名叫楊靈舒,是錦鄉侯楊佔騰的幼女。
這錦鄉侯,得名於衣錦還鄉之意。老侯爺早年出使西域,是個張騫、蘇武般的人物。後因他出使國發生內亂,在外被監|禁近十年。最後他受盡百般蹉跎才得以回國,卻是人在壯年,但看著竟像是白髮蒼蒼的老者。後來聖人召見時問他想要什麼賞賜,老侯爺只答說:“無他,但能衣錦還鄉。”為此聖人賜下一個錦鄉侯的名號,特許三代以內世襲罔替。
如今的錦鄉侯是老侯爺的兒子,整個楊家在京裡雖不算一等一的勳貴,但冉冉升上之勢也是可以看見的。現在楊家願意和已見頹敗之勢的賈家來往,那也是機緣巧合。
話說早些時候上元佳節,楊家下人帶著楊靈舒賞燈,不想被拍花子的迷了眼。若不是正巧被賈珠和他的兩位武師傅碰上,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就著這份恩情,兩家孩子也是差不多的年紀,因而來往起來也是理所當然。
一旁被奶孃抱著的賈璉卻癟了癟嘴,一臉要哭的委屈模樣:“才不家去。你莫和我搶哥哥姐姐。我的!我的!”
王氏正詢問著下人:“楊家太太的車套好了沒?”不想聽到賈璉這一番沒頭沒腦的話。她雖忍著笑,但嘴上還是有幾分嚴肅的說:“璉哥兒莫胡鬧,哪裡有人搶你哥哥姐姐了。”
元春也歪著腦袋湊了湊熱鬧,分別指了指在賈珠、賈璉還有楊靈舒:“哥哥、弟弟,還有妹妹。哪裡來的姐姐?元兒也要。”
在場的大人具是一笑,覺得這樣的童言童語分外有趣。楊家太太摸了摸元春的腦袋,笑著說:“我們元兒不就是姐姐麼?”
“噢!”元春先是下意識的應下,而後又扭著手指,扭扭捏捏的說:“元兒是大姑娘,不是姐姐。”她眼睛一亮,又跟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老祖宗屋裡的畫眉是姐姐,母親房裡的鐲兒也是姐姐。”
“難得這幾個孩子投緣。倒是玩得好。”因幾個孩子說話一直沒個停歇一直依依不捨的樣子,王氏乾脆也牽著元春的手,一邊說,一邊送了楊家母女一程,“珠兒這孩子平日裡最是老成,話也不如旁的孩子多。倒是你們家舒兒來玩的時候,能見他多講幾句,沒得學成個書呆子。”
接著王氏的話茬,楊太太笑道:“二太太可別這麼說了,珠兒這樣的孩子誰能不愛。再說了,他們小孩子家家的,平日裡都嬌寵得緊。嚐嚐都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可見是要緣分的。而且我們家舒兒可多虧了這緣分。”
這話再說下去就露骨了,兩家大人相視一笑,但也沒有多說了。但是楊家太太回去之後,想著賈珠竟是愈想愈喜,不由得在言語裡露出了幾分痕跡。
“這麼說,你是看著賈珠是一等一的好咯?”楊侯爺露出幾分不悅,“你著什麼急呢。孩子才幾歲!你就想這些有的沒的。再說你才見過幾個,就曉得那賈珠就是個好的?就算好,你也不怕他日後長歪?”
“我這不是疼閨女麼。”楊太太白了侯爺一眼,但整個人也冷靜了幾分“這日後好不好且另說,又不是現在就要定下。不過小孩子相互交際著,能做什麼數。假若這賈珠日後真成了材,多分情分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