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1431年)敕封他為&ldo;三寶太監&rdo;。《鄭和家譜》中也說:&ldo;至宣德六年,欽封公(鄭和)三保太監&rdo;。由於鄭和業績廣為流傳,在後人的著作、小說、評話等都冠以&ldo;三寶太監&rdo;之名,久而久之,&ldo;三寶太監&rdo;就成為鄭和專有的代名詞。
還有人認為,三寶太監之說是和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有關係的。因為明人朱國幀在《皇明大政記》中說過,&ldo;鄭和下西洋者七次,後守備南京。出使同行者有馮三保,時西域者有楊三保。一曰三寶,又曰三航,言下海之多也。&rdo;不過這個觀點也遭到了反駁,因為在永樂年間的詔書中,人們發現被稱為三保的人還有不少,他們有的是將領,有的則是朝中大臣。因此,如果僅僅因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就被稱為三保,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最近,著名的鄭和研究專家、南京大學的潘群教授對鄭和為什麼叫三寶太監這一問題又提出了新的觀點。他透過詳細考察史料,認為&ldo;三保&rdo;其實是當時統治者對被俘虜後做奴隸的人的統稱。在《元史紀事本末》中記載,元朝稱外族俘虜皆為&ldo;三保奴&rdo;。他指出,元朝末年統治雲南的梁王是蒙古貴族把匝瓦密,1381年,朱元灣派30萬大軍徵討雲南,史稱&ldo;太祖平滇&rdo;。正是在這場戰爭中,鄭和父親故世,十二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並慘遭閹割。明初沿用元朝舊稱,稱其為&ldo;三保奴&rdo;是十分合理的。而明人王登在《客越志》中稱;&ldo;桃花渡為永樂中太監三保奴出西洋處。&rdo;這也是一個旁證。
另外,這還牽涉到鄭和為什麼會被閹割的問題。鄭和當時還只是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通常說是不會被閹割的。因此潘教授推測,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他父親的牽連。永樂三年五月,鄭和下西洋前夕回鄉掃墓,明政府派禮部尚書李至剛親自為其父撰文,並刻在一塊碑上。按常理,國家為私人立傳乃是最高榮譽,一定大書其名於碑上,以示榮耀。但是在這塊碑上卻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過鄭和父親的真名,而只以&ldo;馬哈只&rdo;稱之。&ldo;哈只&rdo;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對去麥加朝覲過聖的人的統稱。但鄭和被俘時已經十二歲,完全知道其父的名字,之所以立碑而隱去其名,一是表明明政府為了安撫鄭和完成下西洋的任務,對鄭和家人在平滇戰役中的罪名進行平反;其二則說明鄭和父親極可能是支援梁王的,並做過阻礙明軍平定梁王的事情,由於涉及對朱元璋平滇之役的評價,因此才把真名隱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