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樹與封建皇帝有牽連為由,將古槐樹砍翻在地,可憐的古槐樹就此成為這些&ldo;革命&rdo;小將的手下冤魂。
然而,對於崇禎皇帝吊死於煤山古槐樹的說法,歷來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提出疑問,認為煤山本來就是皇室內苑,如果崇禎皇帝就吊死在煤山山坡那樣明顯的地方,怎麼會搜尋三天才發現呢?據此有人就提出說崇禎吊死在煤山槐樹上是不確切的。
考《明史》中的《李自成傳》和《王承恩傳》及《明季北略》等各種史書證實,崇禎帝不是縊死在槐樹上,而是自縊在&ldo;壽皇亭&rdo;中。當時的具體經過大體是:天還未亮時,皇帝在宮中前殿召集文武百官,卻沒有一人來,於是崇禎皇帝就遣散宮內的人員,和親信太監王承恩一起登上萬歲山即煤山的壽皇亭中。這個亭子剛建成,是為了檢閱禁軍操練而專門建的。走投無路的二人最後一同吊死在壽皇亭中。有關更詳細的細節,各種記載中也略有不同,如《明季北略》中說二人吊死在亭下的海棠樹下。
但是對於壽皇亭,也有人表示懷疑,並作了考證,認為明朝景山並無壽皇亭的稱呼,只有一個壽皇殿在山後(即今天的北京少年宮),而這個地方與史書記載的崇禎自縊之處相距很遠。並且有人撰文提出,在景山之上,明朝並沒有建築,今天留下的五個亭子都是在清代乾隆時建的,因此這一記載是不確切的。明末親歷甲申之變的錢甹所著《甲申傳信錄》中還發現有這樣的記載,說崇禎皇帝易袍履後與王承恩走到萬壽山,在巾帽局裡自縊而死,死於夜裡子時。後人認為這一記載很符合崇禎皇帝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走上自戕之路的心理變化過程,因為崇禎皇帝一向剛愎自用,他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投降,也不會輕易去死的。所以他在京城旦夕可破之時,他於三月十八日取太監衣帽化裝後,企圖從崇文門、正陽門、朝陽門、安定門等處逃跑,皆因守門士兵不知他是皇帝而被阻。逃跑不成,崇禎皇帝才在太監的陪同下跑到了巾帽局自縊。這個巾帽局是明朝宦官掌管的二十四衙門之一,專管宮內的靴帽製作,地處皇城東北角,是皇城內較偏僻的地方(在今北京東城區織染局衚衕東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