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流寇大軍停下來了! (第1/3頁)
鯤鵬九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五年—六月二十二日,高迎祥、羅汝才等流寇首領率領十萬人馬離開東王山,沿著武關道向東南一路疾行,非常順利的推進到了羅家坪。
羅家坪、十八里溝相距不足五十里,中間並無阻隔,如果流寇大軍繼續向前疾行的話,最多一天半時間,就能走完這段路程,而後向天威軍發起進攻,救援被圍困在山溝內的流寇們!
奇怪的是,流寇大軍並沒有繼續向前疾行,而是在羅家坪停留下來,一停就是整整兩天。
至於停留不前的原因,名義上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實則是顧慮重重、舉棋不定!
…………
黃昏時分,流寇大營內升起了一道道的炊煙。
用過飯之後,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流寇小卒們紛紛鑽進帳篷中休息去了,流寇首領們則沒有休息,而是聚集在一起商議事情。
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亮如白晝一般!
闖王—高迎祥居中而坐,羅汝才陪坐旁邊,其餘十幾名首領分坐兩旁,黃虎—張獻忠亦在其中,無精打采的坐在末尾位置。
原來流寇首領們不是隨意亂坐的,而是按照實力強弱排列座位,強者在前、弱者在後,遵守叢林法則。
張獻忠本來坐在中上位置的,之前因為貪功冒進,中了天威軍的埋伏,本部人馬損失殆盡,只帶領少量心腹逃了出來,實力一落千丈,於是就坐到了末尾位置。
這還是高迎祥念在以往的情分上,特殊照顧了一下,否則以張獻忠現在的實力,連進中軍大帳商議事情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淪為普通頭目,受人差遣!
“唉……唉!”
會議開始之後,氣氛非常壓抑,一眾首領們全都眉頭緊鎖、長吁短嘆,就差將一個大大的‘愁’字寫在臉上了。
愁什麼?
自然是眼前的戰局了!
在藍田縣分頭突圍之後,各部人馬陸續進入秦嶺當中,準備沿著武關道行進,離開連年大旱、疲弊不堪的陝西,到糧食充足、人口眾多的河南、湖廣地區開啟新局面。
害怕天威軍尾隨追擊,故而在行進過程中,不斷的破壞道路、拆毀橋樑、阻塞山谷……認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萬萬沒有想到,本該被遠遠甩在後面的天威軍,竟然不可思議的跑到了前面,還在十八里溝設下埋伏,圍困住了自己一方七八萬人馬,只有張獻忠帶著少量心腹人僥倖逃了回來。
得知訊息之後,高迎祥、羅汝才等首領們大吃一驚,好半天合不攏嘴吧,而後火速集結、商議對策。
商議的結果是,眾首領們一致認為,天威軍肯定是利用了秦嶺當中的羊腸小道,急行軍跑到前面設伏的。
既然走的是羊腸小道,就無法攜帶火炮之類的重武器,而且人數不會太多,否則根本走不開,也無法隱蔽行蹤。
張獻忠更是信誓旦旦的保證,設伏的天威軍最多不超過一萬人,是靠著出其不意和有利地形,才圍困住自己一方七八萬人馬的!
既然不超過一萬人,又沒有威力巨大的火炮,那就不可怕了。
於是乎,眾首領們一致決定,集結全部人馬,前去十八里溝解救被圍困的弟兄們,並利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裡應外合、打敗天威軍,而後佔領丹鳳城,獲得糧食補給,再沿著武關道繼續行進,快速進入河南境內。
謀劃的挺好,可真正執行起來卻出了問題。
按理來說,自己一方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天威軍寡不敵眾之下,就該放棄包圍圈,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去。
又或者派出人手,將十八里溝以北的道路全部破壞掉,延緩自己一方推進的速度,再利用這段時間,向被包圍的弟兄們發起強攻,爭取將其吃掉,這樣才符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