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萬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眼見那些上班的也開始出來買早飯,他索性不再廢話,重新回到了攤位前招呼客人。
高中生們大都拿了早飯邊走邊吃或者去學校吃,上班的卻不一樣。他們的時間稍微充裕一些,八點之前到單位就行,因而許多人選擇吃完了再走。
很快,趙捷的身邊坐滿了人。吵吵嚷嚷的說話聲隨著升騰而起的煙與熱氣四散開來,讓這條已有了不少年頭的巷子沾染上了一層古樸的煙火氣。
杜譽身在其中,並沒有半分違和,彷彿他就是為了這般世俗的生活而生的。
趙捷望著他,一種類似於十六歲時的少年心緒在闊別六年之後浮上心頭。在他眼中,杜譽這個名字又一次和京劇合二為一了起來。
跑碼頭,唱堂會,捧角兒。而京劇本身,自誕生之初就是一門世俗的藝術。
正如周榮璋老先生早年間曾經留下的一句:何須殿前三千眾,願得人間一炷香。
「你還不走麼?上班快遲到了吧。」忙碌的間隙,杜譽抽出空來問他。
趙捷確實到了該走的時候,可他不甘心:「您真的不再考慮一下?」
杜譽沒說話,態度顯而易見。
趙捷失落地站起身,往停著腳踏車的巷口走去。
「把背挺直,彎著腰多難看吶。」杜譽分外不滿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你師父沒教過你嗎?鬆鬆垮垮的像什麼樣子。」
趙捷沒想到他會這麼說,不由得愣怔地轉過頭。
「快走吧。」杜譽沖他擺了擺手。
趙捷趕在最後兩分鐘進了排練大廳。眾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拉胡琴的弦師蔣正清正在除錯琴音,他的宋同師兄也甩起了水袖練身段。
「小趙!」見他進來,宋同停下正在練習的戲:「你怎麼才來呀?程團長正找你呢。」
「是嗎?」趙捷放下自己的水杯。
「他看起來挺著急的,讓你一來了就去他辦公室。」宋同對他說。
趙捷匆匆趕過去的時候程團長正在看往年的資料。他戴著老花鏡,一手拿著一個厚厚的本子,另一手給趙捷開了門。
「小趙,」他推了一下快滑到鼻尖的眼鏡:「要是你杜師叔不願意來,你可得做好上場的準備了。」
「啊?」趙捷露出一副不情願的表情:「可是之前您說過我可以不用上場的。我剛分來省京工作還不到一個月,我怕我會……」
「這還沒上呢,怎麼先打起退堂鼓來了?」程團長板起臉:「小趙,你得提一提你的精氣神。這對你來說是個鍛鍊的機會,你得珍惜才行。」
對方都這麼說了,趙捷自然說不出推辭的話,哪怕他心裡實在沒底。
「離紀念演出還有半年,時間來得及。我試試能不能聯絡一下你那些在外省的師叔們,多請幾位過來。」程雲禮說:「今兒是週五了,從下週一開始你跟著你師兄排練吧。」
趙捷下午下班回家的時候李淑茵和趙毅兩口子已經回來了。他開門進屋,只見趙毅正坐在沙發上端著茶杯看報紙,而李淑茵正在擺弄一團淺黃色的毛線,不知道這回打算織什麼。
「趙捷,」李淑茵推了一下鼻樑上的老花鏡:「我和你爸今天吃飯早,把炒的菜給你留出來了一小份,放在廚房灶臺上了。」
「哦。」趙捷放下揹包:「我還不餓。」
「上了一天班了,怎麼可能不餓?」李淑茵顯然不信:「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呀?」
趙捷坐到沙發上,面露難色:「爸,媽,程團長說紀念演出我也要上臺。」
聞言,趙毅把目光從報紙上移開:「你覺得怎麼樣?」
「我當然很擔心。」趙捷立刻實話實說:「我的舞臺經驗太少了,害怕發揮不好,丟了師父、師叔和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