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支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蘅突然想起自己上輩子當美食up的時候,還專門做過一個「冷麵特輯」,做的就是全國各地的冷麵涼麵,因此講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雖說都是冷淘,各地有各地的口味,講究可大不同。」
蘇蘅美食博主職業病又犯了,什麼都要給人講個所以然出來。
就好比這冷麵吧,東南西北口味各不相同。
有人愛吃酸甜口兒的,那就要吃朝鮮冷麵。
和別處不一樣,朝鮮冷麵的靈魂不是面,而是湯頭。
大塊牛肉和蕈子煮出的冷麵湯頭必須熬得香而不膩,鮮亮透明,加糖、醋精、鹽、辣椒麵調味。吃的時候最好冰鎮後帶著碎冰碴子,絕不能飄著丁點油花兒。
有這清亮爽利的冷麵湯打底,冷麵就成了一大半。
爽滑勁道的蕎麥麵過冰水,標配是醬牛肉薄片、黃瓜絲、西紅柿、辣白菜和切半的煮雞蛋,地道的老饕還要加上雪白多汁的鴨梨片。先咕嘟咕嘟喝下去小半碗酸甜的冷麵湯,嚼一口碎冰碴子,再滋溜一口蕎麥麵,別提多痛快。
蘇蘅曾去過一家東北館子,專做冷麵,冷麵湯是無限續的。拿著碗到櫃檯,老闆娘開啟身後的一個水龍頭,流出來的不是自來水,而冰鎮過的棕紅清亮的牛肉湯,那可真是冷麵愛好者的天堂啊。
還有人愛吃麻辣的,那就得吃川味麻辣雞絲涼麵。
鹼水粗麵煮好不過水,邊抖動邊拌,自然降溫。加上芽菜、花生仁、蒜末香蔥、醬油、花椒油、醋、白糖和大量的辣椒油。吃的時候要抖落著拌開,不能打著圈兒攪,不然鹼水面發膩發黏,就不清爽了。
一口下去,又麻又辣,回味還有一絲絲甜,滋味極豐富。
後來蘇蘅去了上海定居,夏天吃的多是滬味的三絲冷麵。
淡黃色的扁麵條,面是細面,比薄薄扁扁的陽春麵更有嚼勁,勁道彈牙,卻又沒有鹼味兒。
花生醬拿水澥開,要吃的時候就澆上去,加米醋多多,根據個人口味自選澆頭,自由快活。
蘇蘅這種選擇困難症患者只覺得選擇太多,每次都糾結。豆芽茭白黃瓜都標配,剩下的澆頭諸如肉絲、烤麩、豬肝、辣肉、雙菇油麵筋和紅燒大排也是碗中常客。
而最讓蘇蘅懷唸的,卻是自家樓下美食街上的一家小店,沒有招牌,客人都是吃了十幾年的熟客。
小店裡只賣三樣東西,爆炒大腸面,紅燒素雞,紅糖涼蝦。
臉上帶刀疤的老闆不愛招徠也不愛笑,頭上總是戴一頂黑色鴨舌帽,冬天做紅燒大腸熱湯麵,夏天就換成爆炒大腸蓋涼麵。
說起來夏天吃肥腸好像很奇怪,但這家店裡的大腸切得大小均勻,洗得乾乾淨淨,沒有半點肥油。
肥腸是先煮再爆炒的,因此入口極嫩,又糯又耐嚼,一點都不膩人。
老闆娘開個大風扇,呼啦呼啦把煮熟的麵條用筷子挑得高高的,吹散熱氣,這便免了過涼水的步驟,面香凝而不散。客人來了也不必點菜,因為總共就賣一樣東西,大家都這麼吃。
蘇蘅也算是熟客,老闆娘都認識,來了便是一碗堆得滿滿的紅燒肥腸拌涼麵,香香辣辣,麵條恰到好處地裹上一點肥腸汁,好吃到捨不得囫圇吞下去。
比巴掌還大的素雞一定要切得厚,炸過以後再紅燒,涼了之後也不水爛,依舊吸滿湯汁,咬一口,飽滿對味。
一口肥腸涼麵,配一口素雞,再喝一口甜甜的紅糖涼蝦,甜鹹辣搭配,可算是人間至味。
想想,世界上有些食材就是這麼奇怪,聞著臭,吃著卻極香。
就好比這紅燒肥腸吧,若是沒有洗乾淨,誰也不想吃;可做得好了,一碗千金不換。
又好比以前放學後經常吃的臭豆腐,還沒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