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押永安王府。
國公爺只帶了十人,私下見了那起義軍的頭領。
後來暗中發現喜樂縣青壯年失蹤人口五年內竟達到幾千人,喜樂百姓知道聖上收押了永安王府,趕著要治罪老王爺。
洛國公一邊穩住喜樂民心,一邊查案。
暗中查到失蹤的人口竟然被販賣到喜樂縣中最為偏遠的峰村,而峰村後綿延千里的群山中竟然有大小銀礦近十五座。
飛書稟明聖上後,聖上大怒,洛國公在峰村留守監視,聖上便把老王爺提出來讓他派兵去接應國公爺,順便也是將功補過。
老王爺和與洛國公聯手,不出五日便清剿了各處銀礦,放了幾千人的礦工回鄉。
喜樂村民反退散,但老王爺混亂中殺死十二名無辜百姓,即便是中了計,也是罪無可恕,喜樂村雖然民反無形化解了,但百姓心中仍然欠一個交代。
洛國公在接觸起義軍將領之時,隱約覺得不對勁,接手銀礦之時更是覺得不對。
那些銀礦查到喜樂縣富紳頭上,便分了兩條線索,後來一路查到南疆商幫,然後就丟失了全部線索,之前的另一條線索更是合理的被排除掉。
如此巨量的銀礦和人口失蹤,絕對不會只是南疆商幫一手遮天能做的。
只是京城權貴有能做如此之事的,能一隻手數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先皇因此懷疑當朝丞相賈申,又懷疑唯一一位異姓王爺南疆王江澤成。
不過賈丞相對此事一問三不知,而另一位南疆王爺,雖然封地在南疆,可南疆王爺年紀輕輕,當時不過二十,生性灑脫,整日遊山玩水。
聖上召他回京也是找了半月才知道他人在西南四虎州,而且他本人竟然連起義的事情也還不知道……
聖上又懷疑是兩個兒子乾的,可是太子,當今聖上單純,幹過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在太子府裡面釣魚。
而二皇子如今的齊王北振青就是個混子。
不是混跡在京城才子間吟詩作畫就是在宮裡吟詩作畫,整整一個不問世事只管吟詩作畫的廢人,甚至還自封了個詩仙……
國公爺和當年的大理寺卿一同追查半月,追查無果,且越發覺得不對勁,便快馬回京稟告聖上,更將所疑之事悉數稟明聖上。
其中就是有不明勢力暗中推波助瀾,包括京城中關於老王爺殘殺百姓謠言不散之事,畢竟就連喜樂村,也已經逐漸安穩了。
聖上睿智,明白其中要害,如此下去只怕有人要對付永安王府,不管是因其他事情誤打誤撞,或者是欲意如此,永安王府恐怕會成為下一波民反的助推。
當時大成邊境戰亂頻發,百姓早已厭倦了打戰,若是引發民反,大成危矣。
唯有趕緊給永安王定罪,以免不明勢力挑撥民反,聖山便流放永安王府至西北偏僻之地。
西北本來就是永安王封地,且西北是永安王自己選的封地,雖然是放回封地無召不得入京,但天下人都知曉西北之苦,苦寒,更是饑荒頻發,還是臨近隆齊,戰亂頻繁,說是放回封地,也算是流放了。
如此京城的流言又激烈了幾天,都說皇上不是真的治罪永安王。
後來在國公府的經營下,京城百姓人人都知道了,皇上是真的大怒把永安王流放到了西北,更有不少西北商人口中的西北之地,有去無回,去了不是被隆齊打死就是被餓死冷死。
百姓本就是吃飽喝足就安分守己的,沒有收成,下點雪,就能讓他們流離失所,饑荒和苦寒就是他們最最害怕的事情。
如此百姓信了……
然而永安王一府前往西北流放,竟然一夜之間被一夥賊人滅門,京城掀起熱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