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昀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折壽。”
傅介子微微一笑問道:“秦朝呂相曾有言:‘小利,大利之殘也;小忠,大忠之賊也。’不知如何解釋?”
韓林起身說道:“秦朝呂相乃雜家之師,此言可解釋為小利是大利的禍害,小忠是大忠的禍害,為人為官不可兩面三刀,貪圖自身之利益。”
“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是何禮?”
“此乃先祖所著,於《韓非子》一書,《主道》一文之中,‘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君;虛靜無事,以暗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可解釋為:看見就像好事沒有看見,聽到好像沒有聽到,知道好像不知道,此為出世知道,當知則知,當看則看,當聽則聽。”
“好一個當看則看,當聽則聽,當知則知。”吳風虎起身說道:“法家有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不知何解?”
李信芳轉頭看了他一眼,隨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低聲說道:“國師可看出來了?”聲如蚊音,細不可聞。
李淳風以道法迴音道:“自然是看出來,這尚書令是成心同韓煜賭氣,只是這火燒到了其子侄身上倒是有幾分小人行跡,不過貧道也想看看這法家小才會如何回應?”
李信芳微微一笑,他也有幾分好奇。
蕭若渝看了一眼濁清,濁清則是微微搖頭,示意她不要牽扯。
韓林不緩不慢的說道:“適才尚書令所言,乃是先祖於《五蠹》一文之中所提,這句話乃是根據當時韓國之政所言,當時這韓國腐儒尚存,以手中筆桿擾亂法制這大有人在,先祖為韓國之司寇之職,此等之事自然要管。以武犯禁之人又何嘗只有那時才有?俠之一字,本為大人保護小人,昔年詩聖著《史記》流傳後世,其中對於以武犯禁者留了大量筆墨,尚書令可借來一觀。”
吳風虎袖袍一甩坐回位子上,顯然有幾分惱怒。
一直未曾說話的禮部尚書——趙易,起身問道:“那不是以學宮所見,何為法?何人執法?何人執法?”
韓林抬起酒盞,潤利潤咽喉說道:“秦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秦一統九州寰宇,依法治國使得宇內清平泰和,視為古往今來第一國,秦可為表率。”
“這是學宮的看法?還是你一人之看法?”趙易問道。
李信芳笑道:“此言倒是共同的看法。”
“相國大人也是這般想?”
“是。”李信芳點頭說道:“秦,一個將會在史書之上爭議不斷的朝代,他的功績無人能比,即便是後人亦是如此,他可謂天下第一國,即便是我朝也無法與之相比。”
“下官不敢苟同。”吳風虎說道:“下官認為我朝早已超越秦朝,可為天下第一國。”
李信芳微微一笑道:“這沒有什麼好爭辯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民間百姓也有俗語言;‘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老夫雖官高上一些,也不會強勢到只聽老夫一人之言。”
“下……下官絕無此意。”吳風虎連忙說道。
傅介子見狀笑道:“相國大人此言倒是有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秦經六世才得以一統九州。文有商君、呂相、李相之大學;武有白起、王翦、蒙恬、章邯之神將,再有祖龍帝此等曠世之君可稱無敵於世間。天朝至今立國五十五載,文臣武將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有貪功冒進之徒,見利忘義之輩,此乃定局,不可強求。天朝設西域都護府,本可一躍而下將西域諸國劃為天朝版圖,但天朝缺願意諸國並存。此來,一不勞民傷財;二不血濺兵戎;傳教化,柔遠仁,違和共存。”隨即斟滿酒,起身說道:“此杯中酒,一敬天地,使我諸國生存;二敬天朝,容我諸國傳學教化;三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