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黑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唐軍制,一團為兩百人或三百人,設校尉,下轄兩旅或三旅。

一旅百人,設旅帥,下轄兩隊。每隊五十人,設隊頭以及隊副。

“謝岳父。”王臣緊接著又說道,“還有請朝廷發兵支援安西之事……”

“此事你不用擔心。”李晟慨然說道,“無論最後你是否能夠守住定秦堡,也無論最後是否恢復隴山防線,為父定然會向聖人陳情。”

王臣又說道:“此外還請岳父多留幾副甲。”

“此事好辦。”李晟點頭道,“定秦堡中有三百多副吐蕃扎甲、六百多副鎖子甲加千多件刀矛角弓等武器,都一併給你了。”

“多謝岳父。”王臣聞言頓時大喜過望。

有了這批甲冑,守住定秦堡的機會就更大。

在冷兵器時代,甲冑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平民百姓家中有刀甚至弓箭,官府根本不會管。

但如果誰傢俬藏甲冑,立刻會被安上造反罪名抓起來。

為什麼?因為鎧甲這東西真能讓一群泥腿子變成精兵。

如果沒有鎧甲,一支再普通不過的輕箭就能把你輕鬆帶走。

一旦披了鎧甲,只要陣形還沒有崩潰,你就很難被人幹掉。

兩軍列陣對壘,身披鎧甲的可以挨很多刀,但是沒有披掛鎧甲的只要捱上一刀就會喪失戰鬥力甚至於喪命,這就是鎧甲的巨大影響力。

所以,有了這九百多具扎甲及鎖子甲之後,王臣就可以從洮州的民壯之中拉出一支近千人的精銳,定秦堡之戰也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

當天上午,李晟就率軍匆匆離開了定秦堡。

李晟只帶走了吐谷渾部落的首領慕容谷種,其餘一概都沒有帶,甚至還把管家李九伯也留在了定秦堡,這也是應有之舉。

因為洮州的豪強根本就不認識王臣。

沒有李家的人從旁協助,誰會鳥他?

即便如此,李晟也還是有些不放心。

一路疾馳到岷州和政縣,李晟把弟弟李侃叫到跟前。

“二弟,你即刻率一隊精騎折回臨洮,於暗中刺探定秦堡訊息。”

“阿兄,你是擔心王家小郎君鎮不住洮州各路豪帥,誤了大事?”

“王臣此子性格堅韌,才能也極出眾,頗有乃父甚至乃祖遺風,然而終究還是太過年輕了,縱然有李家女婿身份,縱然有九伯在他的身邊相助,也未必能鎮得住各路豪帥,但凡有一路豪帥出了問題,定秦堡就必然會失守。”

“小弟明白了,小弟這便折回洮州去。”

說完,李侃就率領一隊騎兵折回洮州。

等到李侃率軍回到定秦堡附近時,天色早已經黑透。

李侃跟李晟自幼在洮州臨潭長大,兄弟兩個經常結伴外出打獵,所以對於臨潭的山川河谷很熟悉,甚至一草一木都瞭然於胸。

李侃選了一處河谷藏好隨行騎兵,再挑選了兩個騎兵換上裘袍,趁著夜色爬上了離定秦堡不遠的一座高山。

這座高山的視野極好,一覽無遺。

只見,定秦堡西北兩側的曠野上已經升起無數篝火。

看到這片連綿的篝火,李侃鬆了口氣,定秦堡沒丟。

就在這個時候,從定秦堡那邊遠遠的傳來一陣鼓聲。

……

王臣身披一身鐵扎甲,肅立在大堂上。

大堂外,崔河手握兩支鼓槌正在擊鼓,這是聚將鼓。

到現在為止,已有十九路豪帥趕到定秦堡會合,壯丁數量也已經超過兩千。

不幸的是,不會再有第二十路豪帥前來會合了,因為定秦堡周圍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吐蕃騎兵,後續的豪帥多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