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關中書院 (第1/2頁)
左右顛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不要你覺得,只要我覺得。
在李承平的一番攻勢下,諸位族老明顯被說動了,他們還自行舉了幾個大族女子自幼讀書明理賢惠的例子。
簡直是神助攻,巧合之下,一河村男女混合學堂正式成立了。
當然也有家裡不放女孩去讀書的,理由則是女孩子讀書無用,遲早是要嫁人的。
對於此類,李承平並不多管,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若非村學不用交束脩,恐怕連這麼這個女孩子都不一定能有機會讀書。
回身望向村子,李承平挺開心的,現在都能想起李曦開心的模樣。
李振良看兒子笑得開心,“去了書院就只能指望你自己一個人,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李承平點頭應著,“兒子記得,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這句話是爺爺出發時,告訴李承平的,讓他萬事一定要小心謹慎,三思後行,別看這些長輩讀書不多,其中道理卻很是深刻,令人深省。
“這次去關中書院,柳安去不去?”李振良沒來由的問了一句。
柳安在家住了幾日,家裡人都很熟悉,李承平對老爹問話,並未多想。
“不去,他可是等著參加完院試,想著讓我叫柳老爺呢!希望他科考能夠順利吧!”
偷偷呼了口氣,李振良這才放下心來,想來柳安考完院試,多半是要回京的。
路上的風帶著一絲土腥味,李承平緊閉雙眼感覺很舒適。
李振良見狀,慢慢降低了車速,向著遠處的城垣進發。
傍晚,牛車駛進西安城,再臨西安,李承平感覺自己的心境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這次越發有閒情雅緻,欣賞起這座不夜城。
路程有點遠,從家到西安,早晨到傍晚,已經是牛車最快的行駛速度。
現在去書院報名,顯然是不可能,李承平兩人隨意找了家客棧居住。
不僅是李振良不願意去柳府,李承平也與他想法相同,老是麻煩人家,肯定不好。
“真貴,府城的花銷不是咱們能負擔起的。”
李振良端進來兩碟小菜,紅燒魚和豇豆,魚肉是客棧肉類裡最便宜的,想著讓李承平去書院前吃好點。
“書院的伙食多半沒家裡好,但一定要吃飽,不要儉省。”李振良從荷包裡面掏出十文錢。
原本以為是遞給李承平的,沒想到李振良將十文錢塞入袖口的夾層中,卻將荷包遞到兒子手心。
“爹,我有錢,這是幹嘛!”
李承平不想拿,這應該是李振良和許蓮兩人的私房錢。
每年家中土地的產出和酒肆的營收,除開花銷,大半是要交到餘氏手中。
李家並未分家,多勞多得,餘氏會從中分撥出一部分給每家作為私房錢,酒肆營收無疑佔大頭,所以每次大伯家會分的多些,其餘會攢著以及留作家用。
再就是李振良每次編竹筐和做一些木活,都可自行留著。
最開始,李承平去村學唸書時,家中是不看好的,後來展現一點天賦,二嬸也就不再說些什麼。
但讀書耗錢,不是說說而已。
筆墨紙硯消耗極快,因為李承平想要儘快的出成績,臨摹的字帖和感興趣的註釋講解都從未短缺。
這些錢是不敢問奶奶要的,錢是大家的,二嬸家的李茂才也要進學讀書,一碗水得端平。
猶記得每年秋收結束後,李振良總會去渭水碼頭幹力工。
就為了那每日五文的工錢,倆月下來,硬是咬牙節省,只為兒子讀書花銷,到了後來家裡種起甘草才有所好轉。
瞧著兒子懂事的模樣,李振良欣慰的笑笑,用粗糙的大手撫摸著兒子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