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搞一個農業規範生產指導手 (第1/2頁)
挨踢大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種地的要訣主要有如下幾點:
第一個就是深耕。這是為了把深層的富含有機物質的土壤給從下面翻來。
深耕之後就是要分畦分壟播種。
為什麼一定要分壟,是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通風,有好的通風,莊稼才可以長好長飽,多打糧食。
古代歐陸各國,那麼好的土地,他們的農民因為耕種技術不行,以至於一畝地的收成只有不到一百斤。
為啥他們收穫那麼低?
主要是他們就不耕地,播種的時候隨便將種子往地裡一撒,然後就靠天吃飯了。
莊稼不成行不成壟,長得密密麻麻,還被雜草搶佔肥力,再遭遇個乾旱之年,能有收成才怪。
第二個便是施肥澆水。
只要水肥足夠,莊稼長勢絕對不會差。
傳統的耕作技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專案是除草。
但是,後世會被除草劑給代替了。
第三個要素則是良種!
只有培育出更好的種子,才能多打糧食。
鄭瀟依稀記得,在優良麥種的幫助下,龍國的小麥平均畝產可以達到一千五六百斤。
這個畝產量,比露西亞的畝產量多了好幾倍!
其實,如這些要素雖然都很重要,最重要的一點其實還是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要讓農民種地可以致富!
只有如此,才能讓農業有一個較大的發展。
鄭瀟這麼思索著,他便調出了系統面板,他原本是想要穿到龍國的某個農業圖書館去好好翻找一下資料,把合適的書籍給搬運過來,然後,還要自己費點時間和精力,把這些資料給綜合整理一下,搞成一系列的農業管理規範,好推廣下去。
不過,他開啟系統面板之後,卻發現,任意門現在可以穿越的時空,未來那個按鈕竟然亮了。
這就是說,他可以穿到未來時空去了,如果是那樣子的話,那他還去搬什麼書籍啊,直接找個未來時空的大型藏書倉庫穿過去。
然後,在倉庫裡的電子終端查好了資料,直接編輯一下,列印出來,豈不就方便多了嗎?
他這麼想著,就直接在系統面板選擇了2021年的龍國北都市的國家圖書館藏書倉庫,然後召喚出任意門。
一腳踏進了任意門,他便到了一個浩大的藏書倉庫裡去。
目測時間也是晚。
倉庫裡有點兒黑。
不過,牆有應急燈亮起來,總體光線還能看。
鄭瀟很快就找到了倉庫裡的電子終端。
現在的圖書館,都在搞書籍網,搭建網圖書館。
當然,透過網際網路去訪問閱讀圖書,有時候也是要辦證甚至是要掏錢的。
鄭瀟在電子終端熟練地檢索。
很快就把自己需要的圖書給找了出來。
然後,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複製編輯,整合成了一個農業管理規範手冊。一共有十萬字多點。
不過,有一點比較致命,那就是,這些資料全都是龍國文字。
還需要翻譯成露西亞語才行。
這讓鄭瀟有點兒頭大。
他倒不是自己不能翻譯。
是覺得太麻煩。
他很想嘗試一下用智慧AI翻譯,但是,翻譯了一下發現,真的是慘不忍睹,根本就看都看不明白,完全不知所云。
鄭瀟鬱悶地搖了搖頭,心想,看來,還是要自己費一番氣力了。
便在這個時候,他腦子裡響起了系統的機械音。
【叮!尊敬的宿主,您是否需要AI翻譯?】
鄭瀟眼睛一亮,他差一點忘了,自己還有系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