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酒慰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目前已知的理論,人體體內能夠承受的極限溫度是42度,一旦身體高熱超過這個溫度,體內的蛋白質就會發生一系列的鏈式反應,從而導致細胞壞死。
九拾弈將這小段血管取出,又去儀器室拿出一個智慧培養皿。這培養皿四周透明,底部可連線電源進行加熱或製冷的操作。培養皿的上方連結著許多的感測器,以隨時傳輸培養物和培養液的各類指標資料。九拾弈在培養皿中加入了一些純淨的蒸餾水,然後接上電源,緩緩進行加熱。
既然是測試,九拾弈自然很快就將溫度提高到42度,然後觀察這段被薄膜包裹著的血管的反應。只見這小段血管靜靜地躺在培養皿的底部,一動不動,並沒有出現什麼異常。培養皿內的感測器不停地將這一小節血管的指標引數傳送出來。從資料上看,在目前的溫度下,血管管壁細胞非常穩定且活性十足,正在進行著例行的新陳代謝,並沒有出現細胞蛋白質因為受熱而產生的鏈式反應。又觀察了一會兒,九拾弈默默的將溫度提高到了43度,繼續觀察。
又是半個小時過去,所有的機體指標一切正常,這讓九拾弈大為好奇起來。按照常規的經驗,在體內溫度超過正常體溫之後,細胞會逐漸出現腫脹狀態,而在達到42度的時候,細胞不但會腫脹變性,還會出現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及迴圈衰竭。不過,這薄膜似乎很好的保護了管壁細胞,在這個保護層的作用下,管壁細胞的活性被安全的保護著,一切生理現象都在照舊執行。
九拾弈一邊暗暗吃驚,一邊又好奇心大起。他調整好培養皿的感測器接收引數,讓他們時刻與網路互聯,並同步將資料傳輸到他的個人終端之上。
此後,每過半個小時,他就將溫度提升一度,同時持續的關注培養皿中傳回的資料。不知不覺數個小時過去,溫度已經升到50度,而那一小段血管依舊活性十足,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的樣子。
九拾弈耐性十足,並不覺得枯燥,反而覺得驚喜連連。他仔細的將管壁薄膜在每個溫度下呈現的資料都一一記錄下來,輸入電腦之後,相關的資料便成為了一條條直線或曲線。對照這些圖形,九拾弈時而低頭思索,時而抬頭望天。顯然是心緒難平的樣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實驗還在繼續。在中間的空檔,九拾弈抽空出去吃了些東西還為自己泡了一杯綠茶。回到10號調製艙之後,又繼續進行升溫和觀測。一直將溫度升到60度,感測器那邊終於傳來了不一樣的資料波動。此刻,在60度的熱水之下,那薄膜似乎突然就到達了極限。在顯微鏡的觀察之下,只見那薄膜先是出現了幾個微不可察的孔洞,然後就一下子就徹底融化開來,消失地無影無蹤。
果然,在沒有那薄膜的保護下,那血管壁的細胞便完全在這60度的熱水之下暴露出來,只見其稍微的顫動了幾下,便活力全無,彷彿被煮熟了一般。九拾弈個人終端上的曲線也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望著幾乎一瞬間就壞死的細胞組織,九拾弈自言自語道:“看來,目前,60度應該就是這薄膜的溫度耐受極限了啊”
九拾弈將所有資料均統一記錄在案之後,又去調製艙內取出另一小段血管,然後依葫蘆畫瓢的放置到新換了蒸餾水的培養皿中,開始進入通電製冷模式。
由於已經走過一遍加熱的流程,製冷的流程九拾弈自然輕車熟路。他先將培養皿內的液體溫度調整到37度,然後依然是每過半個小時,便下降一度,同時繼續透過顯微鏡進行觀察。
不知不覺中,又是十幾個小時過去,九拾弈在期間自然又出去吃了東西,還小眯了一會兒。待繼續回到10號實驗室時,九拾弈望著培養皿中的樣本,不由得暗暗驚歎。在目前已知的理論中,人體最低的體溫記錄是13.7度。而目前,培養皿裡面的溫度已經降至5度。只見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