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滿的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立坤和劉立傑都工作了,宋向文成了整個大家庭裡唯一一個還在上學的孩子。
劉立坤去了當地的空調廠,幹空調組裝。活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得出力氣比較累人。劉立坤學習成績不好,但生的一副壯實的身體,而且人老實也踏實,不抱怨這個活多累多苦,還真在廠裡幹下來了。一個月幾千塊,雖然不多,好在沒什麼大心事。
劉立傑畢業之後比較迷茫,他學的是動漫製作,這個專業,在青市,想要就業可太難了。畢業在家玩了倆月,劉明託關係四處打聽,給他物色一個不累的活,先幹著,總不能在家裡玩。於是,劉立傑就先進了一個廠,幹一些總計報表的工作,掙得也不多,總好過在家裡無所事事。
這幾年,宋向文覺得身邊的變化越來越大,好像什麼都變得失去了小時候的趣味。
小時候去姥姥家,兩個哥哥帶著他圍著村子跑,去劉莊村子裡的死水窪抓魚,去捅馬蜂窩,去嶺上找松樹上的松子吃,去偷人家家裡種的水果。
宋向文每次在這種時候都很興奮,他自己在宋莊,從來不會去玩這些東西。宋莊,也沒有這樣的好去處提供給他們玩,河邊還在修橋,上游的水壩把水給攔住了,他們抓魚都沒有地方去了。每天找到一塊,幾個人拿著手機或者是盯著電腦,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
現在去姥姥家,兩個哥哥都不愛玩了,開始跟大人們聊著家長裡短,聊著工作單位,聊什麼時候找個物件,就是沒人管宋向文。
姥姥說:“咱家裡就文文還上學了,得好好上學,你不用著急!”宋向文嘿嘿一笑,坐在姥姥家的炕上繼續聽他們說話。這一切,都不如小的時候有意思,甚至姥姥家小屋子裡的味道,也在他長大的過程中變了。
小時候姥姥家,夏天晚上,屋子裡面噴上了驅蚊藥,關上門,拿著小馬紮就去街上風涼。滿大街的大人孩子,一直說話說到九點多,各自回家睡覺。
姥姥家的吊扇總是發出吱吱吱的聲音,那個掛在牆上的擺鐘,每到準點的時候都噹噹地響。宋向文從來記不得幾點打幾下,姥姥跟他說了好些遍,但他從來沒記住過。
這可能就是,長大?長大太無聊了,但是還是得快長,因為他早就不想念高中了,太累了,聽說大學可輕鬆了,什麼時候能上大學,那就好了。
薛林建群的時候,把宋向文設定成了管理員。分班的表格正式下來的時候,就有人在群裡說能不能建一個各個班級的群。薛林把這件事情包攬下來,在群裡讓宋向文建四班的他建五班的。
宋向文不喜歡在群裡說話,建群之後把群號發出去就啥都不管了。高一班裡面那麼多選這個組合的,偏偏全都分到了五班,只有劉留和宋向文一起被分到了四班,宋向文又得跟很多不認識的人認識一下了。
報到時間在放假之前就說了,時間很趕早,早上八點就要全員進教室。宋向文只能坐第一班車,才能稍微攆上。
宿舍被重新分配了,而且搬到了大的宿舍樓裡面,高二高三的男生共用一棟大的宿舍樓。宋向文被分在了五樓的宿舍,很崩潰,爬上爬下,五樓,想想就感到無力。
早上,宋向文一個人拎著他的行李箱上了公交車,除了行李箱裡面的生活用品和一床夏涼被,宋向文把床墊子捲起來繫好綁在了行李箱的金屬桿上,他已經把行李箱的空間壓縮到了極限,才能拿得下所有的行李。
第一班的車,擁擠程度還是驚人的,宋莊線上路的始發站不遠,但他上車的時候,車上還是滿滿當當,都是早上報到的學生。有初中的,也有他們實驗高中的,還有早上去城裡市場賣自己種的瓜果梨桃以及各類蔬菜的農人。
行李箱、菜筐佔滿了車廂,宋向文左手扶著行李箱,右手拽著車上的杆子,搖搖晃晃到了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