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找到工作 (第1/2頁)
與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凌晨三四點鐘是最冷的時候,躺在“帳篷”裡的丁向南毫無意外的被凍醒,他用力裹了裹身上的被子,企圖再睡一覺。 然而被子從裡到外都是涼的,根本沒有一絲暖意。 沒有辦法,他只能起來重複往日的鍛鍊,來驅走那可惡的寒冷。 現在的他渾身上下全是冷的,整個人抖成一團,於是他拿出那半瓶老白乾,抿了一小口,一股熱流從嗓子到胃口,然後擴散開來,總算緩解了一些。 他先在公園裡慢跑了半個多小時,身上終於暖和起來,當他把所有專案進行完畢後,路上也陸陸續續開始有人走動。 清一色是那些為了心中的希望,而苦苦掙扎在這個城市最底層,拿著與付出的勞動幾乎成反比的微薄收入,卻做著無人可替代工作的務工者。 這些人逐漸的匯聚到遠處的一個相對開闊的地方,那裡竟是一個勞務市場。 丁向南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走了過去。 他揹著包袱來回穿梭,仔細的聆聽著一個個僱主與務工者的談判,對這裡的行情有了一個大致瞭解。 一天三十塊錢是這裡的行情價,按具體情況上下波動。 這時,一個面相斯文的中年人來到他身前。 “小夥子,找工作嗎?每天只上午上班,實際勞動時間三個多小時,不耽誤下午和晚上幹別的,一月六百。 如果幹的好還有轉正的可能,只要轉了正,那可是有分房子機會的,考慮下嗎?” 說實話,這樣的工作在這裡幾乎沒人會做。 人們寧可去幹那些幹十三個小時,可以拿到三十塊錢的活,也不願做這個幹三小時拿二十塊錢的工作。 體育老師教出來的數學生都能知道三小時二十,和十三小時三十的價效比。 可是這些在發工錢時,計算血汗錢靠心算就可以精確到幾塊幾毛的務工者,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價效比更低的那份工作。 也許這就是數學跟社會學的區別吧。 至於後面那句轉正分房子,沒看他這話說的自己都底氣不足嗎?可能會有,但那種機率不亞於買彩票中三百萬。 所以斯文中年人在這待了一個月了,每天無功而返。 “能提供住處的話我就去。” 丁向南目前最需解決的就是住宿問題,而且只是上午工作的話,他下午就可以出去尋找打聽老中醫了。 他還不知道在這百沽城有自己的房子是什麼概念,所以所謂的轉正分房子,他想都沒想一下。 見得到回應,斯文中間人面露喜色,可聽到丁向南要求提供住宿時面露掙扎之色,像是在權衡著利弊。 斯文中年人遲遲無法給出答覆,見丁向南準備繼續往前走,他心中很是著急。 這可是一個月以來唯一肯跟他談條件的人,要是讓他走了,這招人計劃肯定又得泡湯。 於是咬牙說道:“包住的話一月工資五百,這是我的最大許可權了。” “成交。” 在火車上跟程亞楠的聊天中他知道,外地人來這裡大部分是打零工,很少有管住的僱主。 所以見對方能提供住宿,他立馬答應下來。 跟著斯文中年人坐上首發的公交車,丁向南第一次直接見識到屬於大城市的氣派——這公交車可真大。 斯文中年人很健談,所以一個半小時的路也就沒有顯得漫長。 一路上丁向南瞭解到,這位斯文中年人是臨江道街道辦事處幹事。 丁向南的工作就是臨江道所屬的,玉林路小吃街的環境衛生。 玉林路小吃街在附近很有名,匯聚著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 這就導致這裡天天人滿為患。一個受歡迎的特色小吃街的衛生情況,可想而知。 這裡每天下午兩點鐘準時開始營業,到晚上十一點打烊。 這段時間根本沒法搞衛生,所以只能每天上午把昨天的衛生搞好。 劉幹事把丁向南直接送到了玉林路小吃街,這時正有兩個人在打掃衛生。 他把丁向南簡單介紹一下,讓那兩個人帶丁向南熟悉打掃過程,自己則去給丁向南準備住處。 之前玉林路小吃街一直招不來人,所以由其他地方的環衛工每天抽兩個過來打掃。今天這兩個人就是被抽來的。 他們很負責,把整個工作過程給丁向南講的很清楚,包括這裡衛生的檢查標準是什麼,一般啥時候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