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冥渡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新的航天器研發進展順利的同時,黎昀與林欣怡的團隊正全力以赴,試圖利用與裂隙體的合作來推動人類科技的邊界。然而,隨著各方利益的交織,他們不得不面臨外部壓力與內部衝突的挑戰。
內部的分歧
某天,黎昀與林欣怡正在實驗室裡審閱設計圖紙時,負責專案的首席工程師王峰突然進來,神色凝重。
“黎總,林博士,我有些擔心我們的進展。”王峰的聲音低沉,語氣中透著一絲緊張。
“怎麼了?”黎昀停下手中的工作,注視著王峰。
“裂隙體提供的技術有些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王峰將一份資料遞給他們,“這些設計方案對於我們目前的航天科技來說實在太複雜了,而且我發現一些重要的引數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控的。”
林欣怡仔細閱讀著王峰的報告,眉頭微微皺起。“你是說我們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設計的運作原理嗎?”
“正是如此。我們在努力吸收這些知識,但其中許多關鍵技術仍然處於模糊狀態。我們需要進行大量試驗,而目前的時間表卻相當緊迫。”王峰的聲音中帶著焦慮。
“這的確是個問題。”黎昀沉思片刻,“我們必須與裂隙體進行深入溝通,確保他們能對我們的疑慮給予支援。”
溝通的橋樑
為了化解這種緊張局面,黎昀與林欣怡決定組織一次與裂隙體的高層交流會議。他們希望透過直接的溝通,解決在專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瓶頸與理解障礙。
在會議上,黎昀站在全息投影前,面向裂隙體的代表,認真道:“我們非常感謝你們在專案中的貢獻,但在技術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挑戰,尤其是在理解某些複雜設計方面。”
裂隙體的代表發出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我們理解你們的困惑。我們的技術確實源於不同的文化與思維方式,可能在某些方面與你們的邏輯存在差異。請問具體有哪些技術點需要我們進一步解釋?”
“例如,在某些動力系統的設計上,我們沒有完全掌握其能量轉化的過程,導致我們無法準確評估其效能。”黎昀耐心解釋。
“明白了。我們將提供詳細的技術文件和實時資料,以便你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技術的實現方式。”裂隙體代表的聲音透出一絲關切。
會議持續了幾個小時,裂隙體透過展示虛擬模型、提供實時資料與詳細解釋,逐步解答了黎昀與林欣怡團隊的疑問。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理解逐漸加深,合作關係也變得更加緊密。
外部的壓力
然而,儘管內部溝通逐漸順利,外部壓力卻愈發加大。艦隊的管理層對這一專案的關注越來越高,尤其是在看到專案的複雜性後,他們開始擔心其可行性。
某日,艦隊指揮官李大海召集了一次緊急會議。他嚴肅地看著與會人員:“我們需要評估一下與裂隙體合作的風險。專案的複雜性已遠超預期,我們是否有能力完成這一目標?”
一些高階指揮官紛紛發言,表達了對專案的不安與擔憂。有人提出,是否應該重新考慮與裂隙體的合作,甚至有呼聲建議停止專案。
“這是我們的機會!”黎昀急忙站起來,反駁道,“如果我們放棄這一合作,可能會錯失未來科技飛躍的機會。我們必須調整策略,而不是撤回專案。”
“調整策略?”李大海的目光銳利,“你有何具體的計劃?”
“我們可以透過增加更多人力和資源,加強對裂隙體技術的理解。同時,藉助他們的支援,逐步解決目前的技術難題。”黎昀自信地回應。
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艦隊指揮官李大海決定支援黎昀的提議,給予專案更多的資源與支援,調整專案的時間表。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