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農民到大上海 (第1/6頁)
九仁一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直到正月初四,才能赴陳吉最思念最想去的爺爺奶奶家。
當年趙意承與陳美從訂婚開始,逢端午、中秋、春節三個節日,兩人一起,挨家挨戶到陳美的親戚家認親。“認親”,就是去送禮,是青陽的老風俗,這個過程持續到兩人結婚就可以結束。頭回,用灰色大旅行包,趙意承肩上斜挎著包,裡面塞滿菸酒糖糕點,拽得脖子向另一側歪得老長,中間還要補貨一次,趙意承嫌麻煩。後來,乾脆一次將貨上全了,挑個擔子,他又不會挑,擔子橫在肩上搖擺不定。每家的禮物都一樣,兩斤肉、一瓶高粱大麴、一條甜蜜牌的香菸、一條方片糕,另外任意兩樣糕點,一共六樣。趙意承挑擔子挑服氣了,說,“能不能把這些東西折成錢,一家給一份錢,格造嘛?”陳美說,“那他們每家把招待你的飯菜菸酒,都折成錢給你,以後也不要留你吃飯喝酒了,格造?”趙意承沒脾氣了。
德鵬與陳吉不懂這些,陳吉媽因為他們還沒有訂婚也沒告訴他們這些,先前去各家都只帶著嘴沒拿禮品。可是去爺爺家,陳吉覺得不能空著手,跟德鵬說,一會兒經過青陽縣城的時候,先去給爺爺奶奶買些東西帶上。她不懂什麼煩文縟禮和周規折矩,做事只講感情,發自內心想給爺爺奶奶些回報。
陳美帶他們到縣城蓉城鎮南門街路邊的店裡,一進門,德鵬看到腿邊的竹簍裡盛著的零食,“江米條。”
陳美和陳吉都不愛吃甜食,異口同聲,“空心大老個啊?甜的,有什麼好吃的?別買了。”
“你們叫它什麼?”德鵬說。
“空心大老個。”陳吉一個字一個字解釋給他聽,“你們叫江米條,我們叫‘空心大老個’,濟南的江米條比較瘦長而硬實,我們這裡的‘空心大老個’吃起來很鬆脆,胖乎乎的,中空稀疏,孔多而大,這名字是不是非常形象而孩子氣?”
德鵬說,“喲,我太喜歡吃這個了,小時候我媽一年只做一點點,留著給客,我都吃不到。我就想,等我長大當了皇帝,天天吃。”
陳美一聽就笑了,“哈哈哈哈,那先買兩斤,馬上就讓你當皇帝。”轉頭向裡說,“老闆娘,稱點。”
汪奶奶早早沒有了牙,還是最喜歡吃桔子。汪爺爺牙口仍然好,一直能吃炒蠶豆,但今天店裡有沒炒蠶豆,就買了一大兜桔子和一包金絲猴奶糖。還有一條紅紙包的方片糕,一瓶明光大麴,一包奶粉,一袋蛋糕,一共六樣提在大紅的塑膠兜裡。
德鵬看見旁邊的小店賣筆墨紙硯,進去買了些宣紙和徽墨,準備回濟南時帶著。
原來老屋三間正屋的位置,大山子給免費重建的三間新房,在東面加了間廚房,汪小叔與汪小嬸住新房,已分了家單過。自汪叔叔這一輩,他們結婚每人一套房子,與村裡後來新建的其他新房一樣,極簡的紅磚抹白牆和紅瓦硬山頂,只具備遮風擋雨的實用功能,缺失了傳統老房子的藝術造型美感。
老屋原來在西邊的廚房和一個臥室,沒有拆除,保留原樣,汪爺爺汪奶奶住這間。汪爺爺不再給人家做糖和豆腐,南邊的大鍋臺拆除了。
汪奶奶依然白皙清秀,穿著老式的大襟衣服,她嫌新式的衣服從中間開釦子,夏天穿穿還行,冬天穿著,胸口嗖嗖地進風。棉襖外罩著新的藍嗶嘰的大襟褂子,每一粒釦子都系得緊緊的,棉褲外面是大腰褲子,腳上汪大姑給做的四塊瓦的棉鞋。汪奶奶平時也習慣繫著做飯時用的小圍腰,兩手提著圓圓的瓦火球,藏在圍腰的下面,在腹前營造一個炭火烘烤的溫暖小世界,像袋鼠的袋子,走到哪兒帶到哪兒。
汪爺爺五官還是很立體,灰藍的一套中山裝罩著棉襖和棉褲,黑色“馬虎”帽子。身體萎縮了些,沒有以前那麼高大,靠著靠椅,腳伸進火箱裡烘火。汪小叔的兒子汪興中跟汪爺爺坐在火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