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失地農 (第1/4頁)
咖啡就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邊一群人吵吵嚷嚷的進了會議室,李樂則溜達著,朝著魯達說的那棵大槐樹走去。
剛剛沿著村中大路來回,周邊許多並未留意,現在穿行在村中房舍間的阡陌小巷,倒是感受到不一樣味道來。
踩上青石青磚鋪就的小路,兩邊房舍風貌似乎相同,仔細,卻能看出每間房的屋頂屋簷,院牆拐角,門窗梁欞,磚雕木刻,形制弧度又不盡一樣,帶著些蓋房時,房主的意趣。
漫步在這種見證著光陰的建築之間,繁華處生出的矯情,一點點地被扔下。
山間流下的濯濯溪流,青翠的菜地。悠閒覓食的家禽,瞧著李樂,帶著幾分警惕的看家狗。
一直能聽見人聲,卻總是不見人影。路過一處不用的打穀場,幾個老頭,在一圈老太婆面前,趾高氣昂的演示著剛才的手到擒來。
在時光裡留下一抹強烈的印痕,村子顯得人情味濃了起來。
轉角,一棵碩大的樹狀月季,吸引了視線。難得一冠蓬鬆的綠葉中間開出了五光十色來,絢爛著。
一枝才謝一枝殷,前面的花朵還盛開著,後面的花苞就已經鼓了起來,躍躍欲試著等待一夜侵染月光後,開花的機會。
路過時,一瓣掉落,一伸手,接住,像捻起起光陰的暗香。邊上老舊的石牆,敘述著與花樹之間的情誼,一年又一年。
又走一段,屋山頭放著一些小凳,估計是人聚在一起閒聊時留下的。一隻三花娘娘走過,圍著李樂轉了幾圈,望著,抬爪在鞋面摁了一下,便豎起尾巴揚長而去,李樂嘀咕道,慢走不送,我可不吃臘肉耗子。
終於見到到日光下,枝頭纏滿紅布條,遠看雲霞初升一般的大槐樹。
李樂琢磨著,像剛才,解下城市中的精緻的偽裝,就那麼樸素行走,你會發現素顏原來更美。風拂面,腳步輕,古舊的宅院,和安靜的時光。似乎樸實的地方,更鬆快些。
但是對魯勝利來說,這些日常,只是城裡人換了另一種不易察覺到的矯情。
現在對他,對北峪村來說,似乎,到了一個決定未來的關口。
“看看,這就是他們給開出的條件。”
李樂接過兩張單子,上面抬頭,一寫著,“北峪村農田徵收補償方案”,一寫著,“宅基地補償方案”。
“旱田每畝補償兩萬二,水田每畝三萬五,菜田每畝五萬二,林地五萬四,空閒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未利用地每畝六千,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米2000元,搗(預)制磚砼結構房,每平米1500元,磚瓦房每平米1100元......倉房每平米620,室外水泥地坪每平米65,廁所每平米90—150元,豬圈雞舍每平米80—260,塑膠大棚每平米65—180元......墳每座2000,異地安置補助費,每戶1萬二......”
李樂瞅著這些數字,開始盤算,如果拆遷,每戶大概能拿多少錢,又問道,“沒了?”
“除了房子補償,再有一個人頭3萬塊,一家一個農轉非名額,介紹到景區工作,一家給一套100平的安置樓房,就在軍莊站。”
“就沒了?”
“沒了。”
“沒說之後的養老保障的事兒?”
“沒有。”
“醫療保呢?”
“也沒。”
“這樣一家最後能拿多少,算了沒?”
“多的三四十萬現金加一套房子。少的二十來萬。”勝利回道。
李樂咂咂嘴,“是不怎麼樣。”
“可不,城裡人是越拆越富,我們農村是越拆越窮,城裡人本來就不靠地過活,農村怎麼辦,沒了地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