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丞相諸葛亮的使者快馬加鞭地趕往洛陽城,書信如同一隻輕盈的燕子,穿越烽火連天的戰場,悄然落在漢主劉禪的手中。
他急切地拆開信封,目光如炬,迅速瀏覽著信中的每一個字,丞相諸葛亮的深意漸漸在他心中清晰起來。
這封信,看似簡單,實則蘊含了諸葛亮深沉的考量與智慧。按理說,此事完全可由丞相兼相父諸葛亮一手裁定,然而,諸葛亮卻特意派人送信請示,其背後用意,實乃深思熟慮。
其一,劉禪,作為大漢的皇帝,早已親政,掌管天下。諸葛亮向大漢天子請示,是對皇權的至高尊重,更是對朝堂規矩的嚴守。他深知,自己雖權傾一時,但絕不能給人留下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口實。這既是對劉禪的尊重,也是對大漢江山的忠誠。
其二,滿朝文武之中,有多少人曾被賈穆那陰險狡詐之人設計陷害,心中怨恨難平。若此時不徵求眾人意見,強行釋放賈穆,無疑是在朝堂上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日後一旦有人藉此生事,朝堂動盪,國將不國。諸葛亮此舉,實乃為了大局穩定,為了大漢江山的千秋萬代。
其三,諸葛亮請示過大漢天子,那麼同意魏主請降之事,便是漢主的詔令,而非他諸葛亮的相令。如此一來,日後冊封投降的曹魏君臣,劉禪心中自然不會有絲毫芥蒂。同時,也能堵住曹魏和東吳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悠悠之口,讓他們無從挑剔,無從詬病。
劉禪對丞相兼相父諸葛亮,向來是言聽計從,敬若神明。他深知,諸葛亮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大漢江山,都是為了他劉禪的皇位穩固。
於是,次日早朝,劉禪便召集文武百官,商議曹魏請降事宜。
龍椅之上,劉禪端坐如鐘,威嚴四射。臺階下兩側,文武百官肅然而立,氣氛凝重。
劉禪掃視一遍群臣,朗聲道:“諸位愛卿,如今我大漢與東吳聯手,兵圍許都城,魏主曹睿派大都督司馬懿向相父請降,卻提出了三個條件。相父進行了修改,只答應賈穆擔任太傅之類的虛職,不得擔任廷尉之類的實職;而貴妃賈雪,相父也只同意其冊封為妃子,不再擔任貴妃之職。諸位認為如何?”
由於首領宦官黃皓事先已詳細介紹了曹魏請降的三個條件,劉禪便不再贅述。群臣聞言,紛紛低聲議論起來,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還有人低頭不語,保持中立,朝堂之上,意見紛呈。
散騎常侍譙周出列,拱手道:“陛下,以微臣之見,此事宜從大局著眼,同意魏主提出的三個條件為上策。只要魏主願意投降陛下,東吳遲早也會向陛下俯首稱臣。天下收歸陛下之後,還擔心賈穆和賈雪兩兄妹能翻天不成?”
此言一出,許多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然而,就在這時,尚書令蔣琬出列,拱手道:“不可,微臣覺得還是同意丞相提出的三個條件更為妥當。”
眾人定睛一瞧,只見蔣琬神色堅定,語氣鏗鏘。
黃門侍郎費褘追問道:“為何?”
蔣琬望了一眼費褘,然後轉向龍椅上的劉禪,拱手道:“陛下,賈穆和賈雪兩兄妹是魏國的奸細,此事已不容置疑。從大局來看,答應魏主提出的三個條件,可以換得魏主向陛下俯首稱臣,自然是何樂而不為的好事。然而,若將賈穆和賈雪都官復原職,兩人再勾結在一起,故技重施,我大漢朝堂豈不要被他們弄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何談君臣同心,一統天下?”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黃門侍郎費褘又拱手道:“蔣大人,如果同意釋放賈穆,並將他升任至太傅的高位,我們朝堂中被他設計陷害過的大臣的仇怨,難道就不報了嗎?”
蔣琬冷哼一聲,拱手道:“費大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仇怨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