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風城外,天朗氣清,卻瀰漫著一種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息。漢吳聯軍如同一片鐵色的海洋,將這座孤城緊緊包圍,分為四隊,各展雄風。
魏延,這位威名赫赫的戰將,統領著本部五萬人馬,與張遵率領的兩萬漢軍並肩作戰,如鐵壁合圍,將北城門牢牢封鎖。他們的眼神堅定如鐵,士氣高昂,彷彿能穿透城牆,直視城內的敵人。
而在西城門外,大將軍田英與關索、洪毅、趙廣等一眾英豪,率領著七萬漢軍,蓄勢待發。他們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如同戰神的呼喚,激勵著每一位將士。田英的目光如炬,眺望著城頭,心中已有了計較。
南城門處,東吳的朱恆統領著麾下五萬吳軍,與宋凌率領的兩萬漢軍匯合一處,形成了強大的攻勢。他們的陣列整齊劃一,士氣如虹,彷彿能吞噬一切阻擋在前的敵人。
東城門,則是東吳朱然的舞臺。他統領著麾下的五萬吳軍,與盧涵指揮的兩萬漢軍,如同猛虎下山,對東城門發起了猛烈的攻勢。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對敵人的蔑視。
四個城門外,漢吳聯軍的旗幟招展,士兵們排列整齊,隊伍如同一道道鋼鐵長城,堅不可摧。八百架投石車在四個城門外整齊地排列著,宛如巨獸待發,旁邊是堆積如山的石塊和陶罐,陶罐中盛滿了火油,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四百架諸葛連弩也擺放整齊,它們的存在,就是為了對出城偷襲的魏軍士卒來一場致命的屠殺。這些連弩如同死神的鐮刀,隨時準備收割敵人的生命。
由於井闌過於龐大,不利於長途跋涉,漢吳聯軍將所有的井闌都留在合肥新城中,作為防守城池使用。
而城外,漢吳聯軍的弓箭手早已嚴陣以待,箭矢上弦,瞄準了城頭的魏軍。他們的手指緊緊扣在弓弦上,就等一聲令下,就要向城頭放箭,將敵人射成“刺蝟”。
此時的城頭,魏軍計程車卒嚴陣以待,原來刺史程喜和將軍田豫僅率領麾下五萬兵馬逃出了合肥新城,來到了安風城。他們的臉色凝重,眼神中閃爍著不安。
安風城的守將為散騎常侍蔣濟,他遵循曹睿的詔令,在附近郡縣徵集了十萬兵馬和大批糧草、軍械,鎮守此城。他派出探馬時刻注意合肥新城的動向,隨時準備接應城內的魏軍。
兩軍兵合一處後,程喜和田豫、蔣濟商議後,決定令曹馥、郭統、龐徽、呂翻四將各領三萬兵馬,分別鎮守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剩餘三萬兵馬交給田豫統領,隨時支援四個城門。而程喜和蔣濟則居中指揮,掌控全域性。
曹馥、郭統、龐徽、呂翻四將在漢吳聯軍到達安風城外時,早已將各自的兵馬和城內的十萬青壯年百姓安放在城頭合適位置。他們深知,這一戰,關乎曹魏的存亡,關乎他們的生死。
城頭的滾石、檑木和箭矢早已堆積如山,彷彿一座座小山丘。蔣濟早已在漢吳聯軍攻打合肥新城時,就完成了城頭防禦工事的修築和物資的搬運。他深知,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激戰。
西城門外,田英抬頭朝城頭望去,只見一位魏軍將領正望向自己。他眼神一凜,大聲道:“城頭的將領可否報上姓名?”
此將領正是負責鎮守西城門的副將郭統。他聞言大聲答道:“我正想請教閣下是誰?”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股不屈的傲氣。
田英拱手道:“我是大漢的大將軍田英,將軍是哪一位?”他的語氣平和,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郭統聽聞正是令魏軍聞風喪膽的大將軍田英,而其父親郭淮被田英的人馬生擒,此時生死未知。他心中一驚,連忙拱手道:“失敬,失敬,末將是護匈奴中郎將田豫將軍麾下的副將郭統。”
“哦,原來是郭統將軍,令尊莫非是昔日的大都督郭淮?”田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