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對日不落資本發起的反攻 (第1/2頁)
七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弟妹,這次九龍倉多謝你們種花集團的幫助。”包玉剛臉上帶著笑意,語氣中帶著絲絲興奮。
原本按照歷史的軌跡,包玉剛對九龍倉的收購是在1980年完成的,但由於張衛國的介入,直接讓這件事提前了。
而且與1980年不同,包玉剛在種花集團的掩護下,並未花費過多代價就拿下了九龍倉。在70年代,如果沒有張衛國的出現,應該還是日不落資本的天下,而九龍倉就是被怡和洋行以百分之五的股份所控制。
百分之五啊!怡和洋行僅靠百分之五的股份就控制了九龍倉,這是多麼好的機會啊!
在張衛國的勸說下,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對九龍倉發起收購。
這個時候的日不落資本也沒想,有人會在經濟危機尚未過去的時候便對他們發起進攻,而且還是華資。就這樣,包玉剛和種花集團聯手,僅僅用了五天,就收購到百分之五十七的九龍倉股份,直接將其控股,等到怡和反應過來後,九龍倉早已經換了東家,怡和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同時由於這次收購沒有怡和的阻礙,再加上經濟危機的影響,原本在1980年需要花費21億港幣才能收購到的九龍倉,包玉剛僅僅花費了3億港幣就拿下了。
當然這其中還離不開種花集團收購小組的幫忙。
再加上包玉剛在華人中的地位,許多持有九龍倉的華人資本知道包玉剛的動作後,紛紛幫忙,可謂是哭日不落資本已久。
其實就算僅靠種花集團也可以對日不落資本發起進攻,而且還可以打的對方沒脾氣,但沒有必要。港島並不是靠一個種花集團就能繁榮,需要許多華資一起維護。
而華資的崛起也不能僅僅靠種花集團支撐,還需要其他華資一起努力。
前世九龍倉就是包玉剛由海轉陸的重要節點,張衛國並沒有截胡的意思,這個世上掙錢的買賣多了去了,何必只盯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而且在這幾年相處中張衛國和包玉剛的關係處得也很不錯,截胡朋友的事他張衛國可不幹。
同時包玉剛收購九龍倉也能幫種花集團分擔一下日不落資本的火力,不然真讓對方全力盯著種花集團反擊的話,也不是個好事,畢竟現在的港島還是在日不落人手中掌控的。
張衛國之前走之前跟索非亞和收購小組交代的任務是收購和記黃埔和置地。
在前世價值60多億港幣的和記黃埔被李嘉誠以6億的身價收購,會德豐則被包玉剛在後面收購,怡和出走港島,唯獨只留下個太古洋行不倒。
其實就算是張衛國也不打算跟太古洋行硬剛,並不是剛不過而是不划算,太古洋行的許多業務都是實業,如果張維功真要收購太古洋行的話,首先就要幹掉對方的實業護身符,這並符合張衛國的利益。
但和記黃埔不同,在去年對方由於在經濟危機中經營不善,就已經將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抵押給了滙豐,而港島法律規定,銀行是不得從事實業的,所以滙豐遲早要買了和記黃埔的。
前世李嘉誠就是在包玉剛跟沈粥的支援下,以蛇吞象的方式拿下和記黃埔,一舉邁入香港頂尖富豪行列。並且置地也是被李嘉誠從怡和手中搶了過來。
說真的要是沒有張衛國的到來,再過幾年的李嘉誠完全就是港島的天選之子啊!
不過現在倒要改變了。
現在索非亞正帶著人跟滙豐談判購買和記黃埔股票的事,收購小組也已經在暗中佈置,就等拿下和記後就對置地發起進攻。
但所有人不知道的是,種花集團已經是會德豐的大股東了。
這事還要從張衛國剛來港島時說起,當時由於【皇帝的秘密】,張衛國跟當時的張家四兄弟起了衝突。最後張衛國在幹掉張家四兄弟的同時,也接手了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