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喵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令皎抬手指向藩籬裡,道:“看見裡面的雞糞了嗎?全都剷出來,堆在一塊。”
她在種田小說裡面看過,雞糞發酵過後,是一種很好的肥料。藩籬裡這麼多的雞糞,可不能浪費了。
鏟雞糞又不是什麼很難的活,交給這些孩子們做正好。
這些孩子們自小在鄉間長大,皮實的很,不怕臭也不怕髒。
聽了仙姑的話,紛紛取來了竹片和簸箕,將地上的雞糞剷起,收集起來,堆在了一旁。
大家幹得熱火朝天,忽然孩子群裡迸出一聲驚叫:“雞蛋!是雞蛋!”
他高高地舉起了手,手心裡握著一枚圓滾滾的土雞蛋。
他話音剛落,另一邊也驚喜的叫出聲:“我這兒也有!”
“這兒這兒,我撿到了兩個!”
聲音此起彼伏。
孩子們歡歡喜喜地捧著雞蛋,碰到了李令皎的面前,一個個邀功討賞:
“仙姑,我撿到了兩隻雞蛋!”
“仙姑,我撿的雞蛋最大,比他們的都要大上一倍呢!”
“仙姑看,我撿的的雞蛋最白!”
李令皎原本只買了些小雞崽,結果一群小雞崽兒趕到地裡,卻都呆呆地不知道怎麼扒開土低頭覓食。
她只好又花了點錢,買了兩公八母四隻成年雞。有了母雞的帶領,這些小雞崽兒才學會了,怎麼在土壤間尋找蟲卵吃。
興許是蝗蟲卵的營養價值確實很高,這些成年母雞每日吃飽喝足後回到雞圈裡,竟在他們都無人察覺的情況下,產下了這麼多的雞蛋。
李令皎低頭數了數,足有八十二枚。平均算下來,一隻母雞每天能產下1~2枚雞蛋。
“等韭菜長好了,就用這些雞蛋炒韭菜給你們吃,好不好?”李令皎笑著摸了摸其中一個孩子的腦袋。
孩子們好奇地問:“炒韭菜?那是什麼?”
李令皎反應過來,這個時代,百姓們還用不起鐵鍋,更不曾見過“炒”這種烹飪技法,烹飪食物主要是靠燉煮蒸。
她推斷這個時代至少在唐宋之前。因為菠菜是唐太宗時傳入中國,而這兒的百姓從來沒有見過菠菜;炒菜雖然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但真正開始大規模流行,還要追溯到宋朝。
如果想要炒菜吃的話,她還得給他們買鐵鍋和食用油。
“那是很好吃的東西,韭菜香香的,雞蛋嫩嫩的,好吃得不得了。”李令皎說著,自己都有點兒饞了。
韭菜味兒衝,但是架不住炒過之後,是真的香啊!
她看了一眼拼夕夕,一口70厘米寬的大鐵鍋,要將近一百塊。
錢包裡的餘額,只剩可憐巴巴的兩百,攢的幸福值也見底了。
本以為解決飲用水問題後,一切就都簡單了。
沒想到,這些天來,處處都是花錢的地方,買米買面,買做衣裳的布料,買藥品,還有些零零散散別的東西,總是賺多少就花多少,存不下來點錢。
唯一讓李令皎感到欣慰的,就是整個村子的風貌與之前截然不同了。
村民們一個個身上都長出了些肉,其中半數也都穿上了新做的衣裳;
田地裡有人耕種,種下去的菜籽冒出了一畦畦的綠芽;
孩子們每日趕著雞群去放牧,或是跟在大人的身邊打下手,活潑可愛,衣食無憂。
已全然看不出,剛穿越來時,那赤地千里、遍地餓殍的慘狀了。
這一切讓她覺得,至少她花的那些錢是值得的。
再省一省,爭取買一口鐵鍋吧。
李令皎自己也確實很想吃炒菜。
自有了水後,在她的教育下,村民們已經比之前講衛生多了。至少煮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