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醒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一些石頭黃裡泛白,明顯是玉化程度已經很高了。
繼續深入,裡面的石頭越大,表面越光滑,開始出現玉化面積過半的石頭了,只是品質並不算好,沒有太大價值。
拐彎後又深入了十來米,裡面已經完全漆黑,姚瑤和楊夏瑤雖然拿著手電筒,依舊渾身繃緊,各伸出空閒的手拉著龍澎湃衣襬,不斷東張西望。
楊宏良和李妙平他們好像看不到兩女的小動作,輕聲說著周圍洞壁情況,一步步向前。
前面是個普通客廳大一點的橢圓形洞x,在六七個手電光照射下,已經可以確定這裡就是山洞盡頭。
正如張老左所說,十來根大小高低不一的石柱矗立在洞x內,在最底位置有條巖縫,一縷細細的泉水從裡面流出,在下面聚成一個一平米左右的小水潭。
水潭清澈,潭深不到半尺,潭底石面光滑,裡面沒有任何東西。
對著小水潭照了好一陣,楊夏瑤失望地咕噥道:“裡面不是應該長著玉蓮靈草這樣的神物,吃了就能飛天遁地嗎。”
姚瑤聽得不斷搖頭,這個閨蜜已經走火入魔,沒救了。
“這就是金扁擔嗎?”龍澎湃的聲音突然響起,引得所有人都向他那邊看去。
在他手裡電筒刻意調大的光圈中,距離地面大概一米七左右,石壁上兩個突出近半米,幾乎已經完全玉化的石頭上,擱著一根近兩米長的黃澄澄石條,在光圈下反射著無數光點。
石條手臂大小,形狀扁平,中間大兩邊稍窄,看起來和平日裡村民用的扁擔沒有任何區別。
“原來這裡真的有金扁擔。”李妙平完全看得呆了:“還以為是老人們聽他們的老人們瞎編的。”
楊宏良他們也很是驚喜,想不到流傳了不知多少年的“大金頂上有金扁擔”的傳說竟然是這樣來的。
想來應該是不知多少年前,有上山採藥或者打獵的人發現了這裡,然後說給了村民聽,然後以訛傳訛,就成了大金頂埋有金扁擔的故事。
龍澎湃個子高,舉起手電筒一點點觀察“金扁擔”,發現中間有一條長近一米、差不多二指寬的玉化線,兩邊下部和突出石壁的石柱是長到一起的。
奇的是,“金扁擔”突出兩邊石頭的長度都是五公分左右,看起來真的像一條扁擔擱在上面。
龍澎湃抬手輕撫著“金扁擔”,冰涼,潤滑,就跟那天在楊河撿的金沙石一樣。
略微用了點力下壓,確定“金扁擔”堅硬無比,不是輕易能弄斷的。
“看來金扁擔和兩塊石頭原來是一塊石頭,不知道怎麼就被沖刷形成了這個樣子。”
姚瑤說著,將手電筒舉起照向洞頂,企圖找到這個山洞形成的原因。
洞頂有條裂縫,但並不大,溼潤而沒有水滴下,地面也只有幾個不深的小坑,並沒有形成鐘乳石這樣的東西。
“這裡並不是溶洞,而是不知道怎麼形成的普通山洞。”龍澎湃手電筒同樣到處照射著:“這裡有蛇蛻,穿山甲片,大型走獸的毛髮糞便……唔,這坨屎這麼大,肯定是野豬的。”
“噁心死了。”楊夏瑤啐了他一口,下意識掩住口鼻。
“楊田村又要多一個景點了。”方耀華在後面輕笑出聲。
姚瑤他們都點頭不已,有了這條金扁擔,楊田村底蘊又增加了一些。
而龍澎湃已經開始琢磨怎麼編造山頂道觀和這條金扁擔相融的神仙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