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3/4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隊長,東萊縣城的局勢此時如何?”
由於黃巾軍的強勢,渤海郡各個郡縣之間已經失去了聯絡,作為一郡的最高長官,孔融就是一個睜眼瞎子行走鬧市區,他根本不知道其他縣城的情況。
孔融的問詢也引起其他文官的關注,他們眼巴巴的看著太史慈。太史慈神情悲慼的對孔融稟報說道:“回稟孔太守,東萊縣城已經失守了……。”
一來二去,太史慈就把東萊縣城失守的情形告訴了孔融,當然他把自己被九大宗族排擠出縣城的情節刻意隱瞞了。
在座之人聽到“黃巾軍屠城三日”的事蹟,一個個眼漏驚懼之色。聰慧的孔融在極度恐懼中還是抓到了問題的關鍵之處,他聲音虛弱的向太史慈問道:“太史隊長,對於東萊縣城的九大家族和黃巾軍之間的關係,我也有所瞭解……此次黃巾軍為什麼專門針對昔日的盟友下手呢?”
已經預想應對之策的太史慈,表情依然悲慼,他憤恨地說道:“估計黃巾軍想徹底佔領東萊縣城,屠殺九大家族後,他們的家眷可以搬遷到縣城居住,畢竟縣城的生活環境比野外優越方便很多……。”
“此時,佔領東萊縣的黃巾軍已經北上圍攻郡城……孔太守,您放心!東萊縣的官軍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正在謀劃重新奪回城池……”太史慈最後擲地有聲的說道。
太史慈的最後一句話,包涵正能量,刺激了孔融的神經。那一刻,孔融和四位文官頓時感受到了溫暖,彷彿是身處黑暗之中看到了些許光明……
可是他們轉念想到郡城被黃巾軍四面圍困,想象黃巾軍此次大動干戈的作戰意圖——佔領城池,屠殺民眾,遷徙黃巾軍家眷入城……他們的臉色更加蒼白了。
太史慈透過他們的臉色變化,便揣摩出他們的心思的轉變。為了轉移他們負面的情緒,太史慈輕聲向孔融問道:“孔太守,這麼長的時間,黃巾軍為什麼圍而不攻呢?”
“哎,這個怎麼說呢?……”孔融彷彿重病初愈一般,有氣無力,“開始時,官軍的戰略物資準備的充足,我也遵從青州牧劉繇的命令,集結兵力清剿郡城四周的黃巾軍殘餘勢力……清剿的前期,官軍的進攻很順利,雖然沒有擊殺消滅黃巾軍的有生力量,卻佔領他們的山頭和巢穴。後來,黃巾軍猛然發力,其首領管亥更是以先天之境的戰力以運動戰和閃電戰相結合,各個擊破分散的官軍……最後,我方損失十名裨將和二十名偏將軍,近萬將士,被黃巾軍壓制在郡城裡……賊首管亥開始也指揮十萬黃巾軍進攻郡城,不過在郡城軍民同仇敵愾的勇猛抵抗下,郡城固若金湯,屹立不倒……賊首管亥本人也參與進攻,不過最後在距離城牆百米的距離,他又退回去了……隨後,黃巾軍的進攻也停止了。一直到今天……。”
孔融所說的“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是真實的,由文聖人後裔坐鎮防守,那產生的化學反應,不是資料能估量的:人人悍不畏死,從八歲孩童到七十古稀老者,草木皆兵,人人參與城防……由此導致黃巾軍損失近萬將士,也沒有撼動城池半分。
太史慈旁邊的禹二由此聯想:如果太史慈能有孔融的身世背景,那該多好啊……不過他也知道,正因為孔融的出身背景,黃巾軍才矢志不渝進攻渤海郡城的,畢竟太平教和儒教勢不兩立,猶如水火不相容一般。
儒教在太平教眼裡就是肉中刺眼中釘啊!儒教創始人的後裔,他們當然要重點照顧了:先消滅渤海郡的孔融,而後在大兵南下,一舉擊潰青州牧劉繇,佔領整個青州,而後謀取天下,完成大賢良師的宏願……
他們有這個資格,因為他們擁有一位先天之境的首領——管亥!真是天意垂憐啊!黃巾軍的戰意空前的高漲啊……
孔融不知道渠帥管亥下令停止進攻的內幕原因,可是太史慈知道啊。當然他不會